2021年,A股銅板塊上市公司業績普漲。
截至4月21日,在申萬三級子行業銅板塊的16家上市公司中,除3家暫未披露業績情況外,紫金礦業(601899.SH)、江西銅業(600362.SH)、嘉元科技(688388.SH)和諾德股份(600110.SH)等8家公司的2021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逾100%;云南銅業(000878.SZ)、金田銅業(601609.SH)和精藝股份(002295.SZ)的同比增長區間為0%~100%;僅有研粉材(688456.SH)和電工合金(300697.SZ)2家出現下滑。
紫金礦業在年報中表示,2021年,受全球經濟復蘇和供應恢復有限影響,國際銅價創歷史新高,達1.07萬美元/噸。Woodmac(伍德麥肯茲)數據顯示,2021年礦銅供應同比僅增2.5%,精煉銅供應同比增2.7%,而精煉銅需求同比增4.1%。2021年底,全球銅顯性庫存僅約34萬噸,處歷史低位。同時,當年新能源用銅需求增長迅速,達到180萬噸左右,同比增長19%,在銅總需求量中占比達到7%。
諾德股份證券部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2021年,下游鋰電產業對銅箔需求增加,公司產量和銷量均有較大提升,因此業績大漲。”嘉元科技證券部人士則向記者表示,其業績增長主要因相關銅箔項目投產后,產能持續釋放,帶來銷售業績同步上升。
業績和產量創新高
銅是一種基礎工業金屬,單質呈紫紅色,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導熱性和導電性,被廣泛應用于電力、家電、交通、電子、建筑和航天軍工等領域。
銅礦的開采和冶煉通常需要經過開采(銅礦石)、洗選(銅精礦)、粗煉(粗銅)、精煉(陰極銅)等環節,之后再以銅及其合金為原材料制作成為各種形狀的板、帶、線、管、棒、箔等,來滿足下游各行業的消費需求。
2021年,隨著國內外銅價的高位震蕩,上游多家銅礦企業的業績和產量均創出歷史新高。
方正中期期貨研報顯示,2021年銅價走勢表現為大幅沖高后高位震蕩。截至當年12月13 日收盤,滬銅主力年度漲幅逾20%,最高漲至7.83萬元/噸,最低觸及5.69萬元/噸;國際銅主力年度漲幅20%,最高上漲至7.11萬元/噸,最低觸及5.06萬元/噸。
據近期披露的財務數據,紫金礦業、江西銅業和銅陵有色(000630.SZ)2021年業績均創出歷史新高,分別實現營收2251億元、4428億元和1310億元,同比增長31%、39%和32%;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157億元、56億元和31億元,同比增長141%、143%和258%。
銅陵有色在其2021年年報中表示,報告期內,受貨幣政策寬松、需求旺盛、綠色經濟轉型等因素影響,大宗商品整體表現良好,銅價大幅上漲,全年銅現貨均價達6.85萬元/噸,同比上漲40%;副產品硫酸價格前三季度震蕩上漲,達近10年高點。且由于國內銅價比LME銅價平均高出200余元,為公司效益提升起到了積極作用。
產量方面,2021年,紫金礦業的礦產銅產量為58.4萬噸,同比增長29%;礦產金產量為47.5噸,同比增長17%。同時,紫金礦業方面表示,2021年是其國際化的拐點,已在13個海外國家布局項目,當年公司海外銅、金的資源量和產量均超越國內。
而江西銅業、銅陵有色和云南銅業2021年陰極銅產量分別為178萬噸、159萬噸和135萬噸,同比增長8.5%、12%和3%;黃金產量為71.7噸、15.9噸和18.1噸,同比增長-9%、20%和7%;白銀產量為1124噸、621噸和676噸,同比增長-0.2%、36%和9%;硫酸產量為530萬噸、 487萬噸和463萬噸,同比增長4%、11%和-0.6%。
云南銅業在年報中表示,2021年,公司陰極銅及金銀副產品的產量均創出歷史新高。
下游市場需求分化
銅作為導電性僅次于白銀的金屬,是綠色能源發展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成為光伏、風電、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受益最大的金屬材料之一。
江西銅業方面表示,2021年銅下游行業消費整體較好,各行業有所分化。其中,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領域投資受碳中和政策推動,線纜及發電設備消費表現強勁。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當年電力電纜產量同比增長22.9%,發電設備產量增長9.9%。家電領域整體消費表現較好,1~10月洗衣機、空調、冷柜產量增長分別為9.5%、9.4%、7.9%,而發動機及電冰箱產量為負增長。
上述方正中期期貨研報顯示,2021年,銅的需求體現出了外強內弱的局面。歐美發達國家經濟復蘇帶動工業生產的需求增加,從而帶動了銅的消費。
該研報表示,2021年,電網、基建、房地產等銅主要終端消費均面臨投資不足的問題,加之下半年多省突發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和開啟能耗雙控措施等,致主要銅材加工企業開工率低于之前5年的平均水平。不過,與新能源相關度較高的銅板、銅箔保持高于往年水平的開工率,成為當年的消費亮點。
研報還指出,新能源汽車的單車用銅量是傳統燃油車的3~4 倍,每輛新能源汽車用銅量可達80kg,如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實現產銷1000萬輛,在不考慮傳統車減量的假設下,將帶來80萬噸的用銅需求。
2021年,身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主營鋰電銅箔的嘉元科技、諾德股份和銅冠銅箔(301217.SZ)業績表現搶眼,分別實現營收28億元、44億元和41億元,同比增長133%、106%和66%;實現歸母凈利潤5.5億元、4億元和3.7億元,同比增長195%、7409%和412%。
“公司主營為銅箔業務,用于下游鋰電和PCB(印制電路板)領域。2021年相關項目投產后,產能將持續釋放,所以銷售業績同步上升。”嘉元科技證券部人士向記者表示。
諾德股份證券部人士也向記者表示,2021年,下游鋰電產業對銅箔需求增加,公司的產量和銷量均有較大提升,所以業績出現大漲。
銅冠銅箔證券部人士向記者表示:“公司歸母凈利潤增長較快是因為,2020年整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重,而2021年下游廠家恢復至之前的開工狀態。同時,下游新能源汽車、電子元器件等領域的需求很好,公司大幅增加了6微米銅箔產品的占比,利潤有所提升。”
不過,有研粉材和電工合金兩家銅材加工企業的業績卻表現不佳,2021年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0.84億元和1.06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6%和8%。
“公司銅材產品主要應用于輸配電和鐵路領域,2021年輸配電領域業務實現穩定增長,不過鐵路領域業務處在低潮期,造成公司歸母凈利潤出現下滑。2021年整個銅加工行業穩中有進,新能源汽車、風電和光伏等增量市場表現很好。目前公司也在推進新能源汽車相關業務,如果后續順利,未來將會在業績上有所體現。”電工合金證券部人士向記者表示。
有研粉材在業績快報中解釋稱,公司歸母凈利潤減少36%,主要因2020年有一筆0.72億元的搬遷收益。如扣除該非經營性損益,2021年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則同比增加39%。
二季度走勢“謹慎偏多”?
銅作為具有代表性的大宗商品,價格受多種因素的交織影響。對于未涉及銅礦開采冶煉的加工企業,銅價波動的影響也不盡相同。
上述方正中期期貨研報表示,2022年一季度,滬銅呈現震蕩上行的走勢,期間一度受倫鎳擠倉行情影響上沖至前高7.7萬元/噸一線,總體運行區間6.9萬~7.7萬元/噸。截至3月25日收盤,滬銅主力合約一季度累計漲幅3.9%。
該研報分析認為,2022年一季度銅價受宏觀因素主導,地緣政治沖突帶來的風險溢價和供應緊缺預期是銅價上行的主要原因,此外美聯儲加息預期落地也推動風險資產上行。從基本面來看,中國存在著弱顯示與強預期的矛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后,市場對于財政政策發力的預期升溫,尤其是基建中的電力投資,將有效拉動中長期銅市。
電工合金證券部人士向記者表示:“銅作為大宗商品,市場相對公開透明,所以公司的原材料銅主要通過貿易商進行購買。2021年公司歸母凈利潤下滑,部分是因原材料價格較大幅度的上漲,導致應收賬款上升、計提壞賬增加造成的。”
“公司的定價模式是‘銅價+加工費’,所以2021年銅價的上漲對公司的生產經營整體影響有限。”嘉元科技證券部人士告訴記者,公司上游的原材料是銅線,因此希望銅價的波動在可控的范圍內。
據銅冠銅箔證券部人士透露,該公司業務主要是以銅線為原材料生產銅箔,銅線則向母公司銅陵有色進行購買。2021年的銅價上漲對公司的流動資金造成一定影響,不過由于公司每月會對產品價格進行調整,所以增加的成本會轉到下游,對公司影響不大。
云南銅業方面則表示,2022年,銅市場主要矛盾依然是原料供應端的不確定性擾動,預計銅價走勢總體延續2021年的寬幅震蕩,上方壓力和下方支撐都較為明顯,價格以高位波動偏強為主。
方正中期期貨研報認為,展望2022年二季度,在地緣政治風險溢價仍存、美聯儲加息落地利空出盡以及庫存歷史低位的支撐下,銅市存在反彈的動力。但國內消費的不確定性抑制上方空間??傮w上維持謹慎偏多的思路,下方支撐位7.1萬元/噸,上方阻力位7.7萬元/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