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游戲工委與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去年,中國電競游戲市場收入達到1365.57億元,同比增長44.16%。面對高速發展的電競產業,中國音數協第一副理事長、游戲工委主任委員張毅君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協會將致力于推動電競產業標準化建設,推進我國電競產業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目前,已有各個層面的電競行業相關標準陸續發布和實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今年2月出臺了《電子競技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上海市也發布了電競場館建設規范、電競場館運營服務規范、電子競技直轉播技術管理規范、電子競技直轉播平臺管理規范等系列標準。
“一個產業或者一個生態成熟的重要標志就是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標準體系。現在游戲工委正在組織相關專家、企業進行標準的研制規劃,包括針對電競的。”張毅君表示,中國電子競技產業的標準體系、電子競技中臺運營管理規范等團體標準的研究將在年內展開。
張毅君指出,電競“基于游戲,但又不完全是游戲”的屬性,為它的規范和管理增添了復雜性。在他看來,電競是基于游戲,按照嚴格的傳統體育賽事賽制來進行的項目,是“有組織、有規則的”,正是統一的規則讓電競全球賽事成為可能,并被納入2022年杭州亞運會正式項目。但他也指出,必須進一步對其性質進行準確定義,才能在此基礎上制定標準化規則,更科學、有序地推動電競產業發展。
此外,他還強調,標準一定是在現行法律以及政府主管部門的規章、條例的框架下,通過制定相關的標準,將法律和規章制度的內容具體化,引導企業更好、更科學、更合理地落實這些政策、規則。例如有些十二三歲的青少年與學校系統教育脫鉤,進入了全天候的競技訓練,這與我國現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以及主管部門的有關規章相抵觸,需要電競從業者主動對電競準入門檻進行規范。
據張毅君介紹,游戲工委作為行業中的專業社團,以服務為宗旨。協會去年掛牌成立了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目的就是把企業遇到的熱點、難點問題提取出來,然后組織專家、智庫等力量共同攻克,成果共享。“不論頭部企業還是中小企業一律平等,所有的信息、所有的成果都可以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