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升級,我國居民對于啤酒的消費逐漸向高端化發展,啤酒已經成為國內消費者的主流酒水飲料消費品種,廣受大眾青睞。
日前,2021中國國際酒業發展論壇發布的《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顯示,2020年,全國釀酒產業規模以上企業1887家,相比“十二五”末減少802家。其中,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1040家,啤酒企業346家,葡萄酒生產企業130家。分析人士指出,啤酒發展迎來變革,將從規模主導型轉向利潤主導型,高端市場成為發力重點。
行業進入快速增長階段高端化趨勢日益明顯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5年起,啤酒行業進入快速增長階段,2013年行業規模達到頂峰,《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規劃提到,到2025年我國啤酒產量將穩定為3900萬千升。
青島燕山啤酒公司法人朱許洪指出,以“制作工藝單一、口味單一固化”為特點的傳統工業啤酒占據中國啤酒市場份額80%以上。根據中國國際精釀啤酒展覽會的數據,直到2014年5月,精釀啤酒在中國啤酒市場所占的份額還不到1%,中國精釀啤酒市場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啤酒廠商紛紛進行釀造工藝改革以實現進一步發展,國內啤酒行業工藝創新趨勢日益明顯,從而對啤酒產品提出更高的品質要求。
在精釀啤酒方面,朱許洪認為,面對國內啤酒市場的下滑,近幾年精釀啤酒在國內市場得到迅猛發展,逐漸成為新風口。數據顯示,中國中高端啤酒消費占比持續提升,2012年,中國中高端啤酒在啤酒產業銷售占比為38%,到2018年該比例上升至54%,年復合增長率為6.03%,隨著國內居民收入增長及消費觀念轉變,產品消費差異化程度也將進一步拉大。
分析機構認為,目前國內啤酒高端化進程加速,隨著啤酒行業產品矩陣變化,高端啤酒品牌或將持續受益。
市場需求攀升行業發展仍需多方發力
縱觀我國的啤酒行業發展歷程, 發展勢頭轉為穩健,行業結構調整發展明顯。業內人士指出,國內精釀啤酒市場仍面臨著老牌啤酒擠壓和國際品牌搶奪話語權的艱難境地。在市場競爭方面,我國精釀啤酒品牌紛雜,但在制度的規范化要求下,未來精釀啤酒行業將逐漸形成龍頭競爭模式。
在產品運營上,朱許洪舉例指出,為搶占市場,全國啤酒企業不斷加強新產品研發,2020年,青島燕山啤酒在國外成熟的精釀啤酒技術基礎之上成功打造“蒙迪貓”原漿精釀啤酒,同時著手打造原漿精釀啤酒的營銷矩陣,年產預定10萬噸原漿啤酒。2021年到2022年,青島燕山啤酒將建立北京、上海、成都、廣州、無錫5個全國運營中心,通過市場布局開拓國內精釀啤酒市場。
朱許洪表示,長遠來看,食品酒水一直是國民消費的剛需,擁有遠超其他行業的海量用戶規模和市場,啤酒產業走向高端化仍需啤酒廠商、政府和消費者多方發力。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2月,餐飲收入7085億元,同比大增68.9%;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額則為2828億元,同比增長10.9%;飲料類商品零售額為439億元,同比增長36.9%。“從2020年的數據來看,整個行業凈利潤率已經持續攀升,未來五年,預計整個行業盈利能力還會持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