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正在瘋狂地愛上“舊物”,復古成為年輕人所追求的潮流。隨著國內奢侈品市場存量的不斷累積,中古店開始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國內街頭,重慶市場上也逐漸有了不少“拿得出手”的店鋪。這背后站著的是一群龐大的消費群體,他們為充滿年代感的絕版限量和孤品著迷,同時也讓奢侈品鑒定師在重慶開始走俏。
愛上“舊物”的消費觀
3月19日下午,北濱路鎏嘉碼頭的一家中古店內,來來往往著對奢侈品的愛好者。在這個既質感又溫暖的復古空間,他們能買到各種稀缺款、稀缺色,也能隨手拍出高級大片,而幾百元到七位數的價格區間,則讓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
消費者對“舊物”的喜愛,催熱二手奢侈品市場,在某平臺的重慶奢侈品排行榜上,重慶的部分中古奢侈品店甚至已經擠進前三。重慶人對中古店的接受度和喜愛度的不斷攀升,也能看出這一市場的逐漸繁榮。
優奢易拍發布的《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21)》顯示,2020年,50%以上的二手奢侈品消費人群在30歲以下,對比2019年呈現明顯年輕化趨勢。還有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是,隨著自我消費意識的增強,2020年男性消費者的占比較去年提高7%。
“新品奢侈品保有量有多大,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二手奢侈品市場存量空間就有多大。”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奢侈品研究中心主任張夢霞認為,這一巨大存量為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的發展奠定了堅實且雄厚的基礎。在中國的二手奢侈品市場,商品種類豐富多彩,物超所值,性價比高,常常有買家在“探寶”中獲得意外的驚喜。如果遇上行家,還可能在一買一賣或一賣一買中獲得可觀的交易紅利。
在采訪時記者了解到,除了消費者的寄賣,具有規模的中古店一般會有自己的專業買手團隊,除了在海外去淘精品和孤品,他們還會參加很多包展。
奢侈品鑒定師走俏
解決消費者真偽顧慮是打通二手交易的第一步,對于二手奢侈品來說,這一點就顯得更為關鍵。EVA一直非常看重奢侈品鑒定師的培養,也成立了一只中檢認證的鑒定團隊。
在重慶的很多中古店,為了打消消費者顧慮,也支持第三方平臺鑒定。此外,記者還注意到,針對現在國內二手奢侈品交易平臺難以規避的商品真假問題,為了保障消費者的權益,一些平臺就增加了真偽鑒定環節。
數據顯示,在2020年奢侈品鑒定商品總數量中。二手商品占到了六成以上,可以看出國內二手奢侈品交易量激增,奢侈品鑒定能力自然成為贏得消費者信任的核心能力。
作為資深的奢侈品鑒定師,張琛也一直在做鑒定師培訓工作。“2015年剛做奢侈品鑒定培訓的時候,全國來學習的不足200人。”他回憶,2020年這一數據就增長到2500人。也就是說,5年時間增長了10倍。據張琛透露,近5年重慶拿到證書的30-50人,他們中大多都是從事二手奢侈品交易工作。
張琛表示,奢侈品鑒定存在較大的行業壁壘以及不可替代性,“奢侈品鑒定服務”不僅在奢侈品交易中能起到直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同樣也影響著整個奢侈品行業繁榮。在他看來,目前國內資深鑒定人才依然匱乏,因此鑒定、評估和培訓體系亟須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