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中醫藥在抗擊疫情、防控救治等方面發揮出了巨大作用,其優勢與重要性愈發凸顯。對于中醫藥的發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堅持中西醫并重,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而國家領導人在近日看望參加兩會醫藥衛生界教育界政協委員時也再度強調,要做好中醫藥守正創新、傳承發展工作,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服務體系、服務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養模式,使傳統中醫藥發揚光大。
近年來,“互聯網++醫療健康”駛入發展快車道,在線問診、送藥上門等服務為老百姓帶來了諸多便利。在日前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2021年“兩會·健康策”訪談中,針對中醫藥能否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實現高質量發展、如何將更多優質醫療資源帶到老百姓身邊等“互聯網+中醫藥”相關話題,多位政協委員、醫學與互聯網領域專家展開了深入探討。
“互聯網+中醫藥”快速發展融合發展成行業共識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唐旭東指出,現代科技可以讓中醫藥插上翅膀,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5G技術等,對于中醫藥在基層服務、科技發展、以及在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研究等方面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中醫藥要抓住這個機遇,取得更好的、更大的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副院長徐鳳芹也在訪談中提出,“互聯網+醫療”能夠帶給患者覆蓋診前、診中、診后的智能就醫體驗,有助于減少患者等候時間,同時可以將中醫健康管理的理念,尤其是中醫“治未病”的理念通過互聯網傳遞給患者。通過互聯網平臺,不僅可以遠程指導進行慢病管理、健康養生,同時還能夠助力中醫藥事業快速發展。
中醫也能上網看中醫藥未來有望借互聯網“彎道超車”
伴隨著中醫藥的快速發展,2020年以來,京東健康在中醫、中藥業務上不斷發力,通過構建互聯網“中醫+中藥”服務閉環,為患者提供在線問診、團隊會診、中藥代煎、送藥上門等服務,并通過與線下醫院開展合作,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中醫診療生態。
據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健康CEO辛利軍介紹,在京東健康中醫院,目前已有包括張大寧等7位國醫大師、高思華等9位國家級名老中醫領銜的9000多位中醫科醫生入駐,為患者和用戶提供在線問診、復診續方、團隊會診等服務。而京東健康也通過在技術、診療模式上的創新應用,將中醫問診中的“望”、“聞”、“問”搬到線上,并通過提供可穿戴設備等智能儀器采集用戶健康信息,或由線下醫生完成患者醫學信息的采集后、再由名醫在線上進行綜合診斷等形式,推動互聯網醫療實現中醫問診中“切”這個環節。
而隨著中藥飲片服務平臺的上線,用戶在京東健康中醫院在線問診后,還可以通過手機拍照處方并上傳實現“按方抓藥”功能,享受同仁堂健康、康仁堂、本草方源等企業提供的中藥代煎等中藥飲片相關服務。
對于京東健康在“互聯網+中醫藥”領域的探索,岐黃學者、北京中醫藥大學原校長高思華給予了高度認可。他表示,互聯網為中醫藥發展搭建了服務平臺,在助力中醫診斷的技術上也給予了更多支持。京東健康中醫院將專家群體和各個基層醫院聯系起來,將三甲醫院專家資源下沉到基層,將有助于解決基層醫院看名醫難、看病難的問題。
而在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辦公室主任、中日友好醫院發展部主任盧清君看來,互聯網醫療是促進系統性中醫高質量發展的必要的手段和路徑。一方面可以提升中醫對于基層康復患者居家治療的效果,同時也促進了家庭醫生和社區醫生更廣泛使用中醫進行治療,對中醫高質量發展和系統學科建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互聯網+中醫藥”融合發展,正是中醫藥守正創新、傳承發展的有力踐行。隨著健康管理逐漸深入人心,傳統中醫的“治未病”理念和慢病全周期管理正在走入更多人的生活。未來,“互聯網+中醫藥”將通過在健康管理方面發揮獨特優勢,為提升國民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國2030”建設帶來十足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