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煤炭行業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挑戰,加快推進煤礦復工復產,常態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國煤炭供應穩定充足,但也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7月30日,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和中國煤炭市場網舉辦月度煤炭市場運行發布會指出,受前期煤炭產能釋放超前、后期宏觀經濟逐步復蘇、國際能源價格下降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煤炭市場價格總體呈“V”型發展態勢。進入7月,煤炭市場供需相對平穩,價格波動運行。
據中國煤炭運銷協會旬報統計,7月上中旬,重點監測煤炭企業產量累計完成9292萬噸,環比基本持平,同比減少277萬噸、下降2.9%。重點監測煤炭企業銷售同比下降。據運銷協會調度日報數據,7月1——28日,重點監測煤炭企業銷量累計完成1.8億噸,比6月減少392萬噸,降幅2.1%。其中,動力煤企業銷量降幅1.5%。
在煤炭庫存方面
重點監測煤炭企業庫存環比略減。據運銷協會調度日報數據,截至7月28日,重點監測煤炭企業庫存總量(含港存)2526萬噸,比7月初減少13萬噸,下降0.3%。港口庫存環比增加、同比下降。7月末,CCTD主流港口煤炭庫存5602萬噸,比6月末增加306萬噸、增幅5.8%,同比減少1356萬噸、下降19.5%。據了解,統調電廠目前庫存超過1.4億噸,比6月末增加680萬噸,增長5.0%,同比增加600萬噸,增長4.4%。
在煤炭價格方面
動力煤中長期合同(5500大卡下水煤)價格始終穩定在綠色區間。動力煤市場價格先漲后跌。7月上旬動力煤市場價格上漲至592元/噸,隨后回調,截至7月28日,CCTD環渤海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下跌至572元/噸,同比減少22元/噸,降幅3.7%。進口動力煤、煉焦煤價格均有所下降。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預計,7月份全國煤炭消費量約3.4億噸,同比增長1.8%。其中,電力行業耗煤1.8億噸、同比增長1.3%,鋼鐵行業耗煤0.6億噸、同比增長11.0%,建材行業耗煤0.5億噸、同比下降1.3%,化工行業耗煤0.25億噸、同比增長1.0%。
“隨著經濟穩步復蘇,煤炭需求有望繼續回升。”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副理事長石瑛指出,后期我國疫情防控成果將繼續鞏固,復工復產深入推進,宏觀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工業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回升向好發展勢頭,帶動煤炭下游行業生產加快恢復,煤炭需求將繼續回升。
石瑛認為,三方面因素影響電煤需求。一是迎峰度夏期間我國高溫天氣持續,電煤消費呈現旺季特征,季節性電煤需求增強。二是水電出力繼續增加,風電、光伏發電等延續快速增長勢頭,非化石能源發電對煤電的替代作用將更加明顯。三是目前全國火電企業存煤已達到歷史同期最高水平,這將制約企業的采購意愿。
供應方面
后期我國煤炭產能將穩中有增,加上煤炭中長期合同穩定履行,中國煤炭運銷協會預計煤炭供給將保持充足,不過產地煤礦安全、環保監管趨嚴將制約部分煤炭產能釋放。總體來看,由于多空因素交織,判斷煤炭市場供需形勢將保持相對穩定局面,中國煤炭運銷協會預計后期煤炭價格將維持在合理區間,但市場的不確定性與煤炭經濟下行的壓力依然存在。
多重因素影響煤炭價格指數波動
煤炭價格指數是精準數據服務行業經濟的重要形式,能有效反映煤炭市場發展的趨勢。7月30日,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和中國煤炭市場網舉辦月度煤炭市場運行發布會,分析了1——7月份煤炭價格指數運行情況,并做了后期展望。
煤炭價格指數平均值同比明顯偏低
1——7月份,疫情擾亂供需釋放節奏,供需錯配問題持續存在,且供需格局不斷轉換,煤炭市場快速調整,煤炭價格呈現深V走勢。但是在中長協合同制度以及“基準價+浮動價”的指數定價機制保障下,煤炭價格整體上運行在綠色區間,實現了疫情期間的能源安全供應和經濟穩健發展。
分時段來看,春節過后,下游補庫與煤炭企業停產放假供應不足發生錯配,出現短暫供應緊缺的錯配格局,帶動價格出現小幅上漲。2月下旬,煤企積極保供增產,而下游復工復產緩慢,煤炭供需轉變為供大于求,價格承壓持續大跌,直至4月底隨著下游持續復蘇煤價開始企穩。5——6月份,在下游需求超預期、強勁復蘇的支撐下,煤炭價格快速反彈,疊加產地安監升級以及內蒙煤管票管控,強化價格反彈持續性。進入7月份后,受天氣和新能源發力影響,煤炭消費低于預期,價格止漲并小幅回調。
截至7月24日,中國煤炭價格綜合指數(CCPI)報收于150.1點,較年初下跌2.3%,較去年同期下跌5.4%。截至7月24日,CCTD秦皇島動力煤綜合交易價格報收于557元/噸,較年初上漲1.5%,較去年同期下跌3.5%。1——7月份,CCTD系列煤炭價格指數平均值均明顯低于2019年同期價格水平,影響煤價波動因子諸多。
首先,煤炭供應持續增加。一是煤礦產量穩中有增。由于煤炭行業國企央企產能比重高,政治覺悟強,政策執行到位。疫情發生后,煤炭供應在短期內就得到了快速釋放。二是煤炭進口前高后低。由于國內-國際煤價始終存在巨大價差,新的年度沒有對報關額度的限制,一季度終端用戶對進口煤大量采購。但5——6月份,國內外市場波動幅度加大,價差盡管進一步擴大,但進口煤限制力度不斷收緊,進口采購量縮減。三是庫存處于高位水平。由于煤炭市場供需在1——7月份出現多次階段性錯配,港口庫存先升后降,電廠庫存震蕩上行,雖然整體低于去年同期,但從歷史數據看,仍處于高位水平。
其次,運輸持續恢復。一是鐵路運輸已經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自去年以來,由于持續的價格發運倒掛,部分港口貿易商已經完全的退出了港口現貨煤市場交易,導致今年1——5月,煤炭鐵路運輸始終處于偏低水平,隨著疫情影響減弱,價格倒掛情況明顯緩解,5月下旬以來煤炭鐵路運輸快速恢復,截至7月底已經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二是港口運輸已經超出去年同期水平。
煤炭消費不及預期。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基建、房地產等終端行業復工復產進程緩慢,需求大幅下滑導致中游鋼鐵、建材、化工等企業開工率偏低,進而嚴重抑制煤炭消費需求釋放。同時,在工業經濟持續低迷的背景下,電力行業耗煤量也一再走低。二季度以來,房地產、基建、制造業終端行業復工進程加快,特別是“六穩六保”工作落實,推動煤炭消費快速恢復。進入7月份后,受雨水偏多,全國平均氣溫低于常年,整體煤炭消費情況不及市場預期。
預計下半年煤市將呈偏松格局
從煤炭供應看,全國煤炭總產能依然較大,隨著煤炭新增產能繼續釋放,煤炭產量將持續增加。中國煤炭市場網數據顯示,上半年投入試運轉、投產的礦井將新增可釋放有效產能8000萬噸/年。隨著優質產能釋放步伐加快,今年煤炭產量將繼續保持增長,預計全年煤炭產量將達到39億噸以上。鑒于國內整體供求形勢相對寬松,加之下游進口額度所剩不多,預計下半年煤炭進口量將呈下降走勢。整體上看,進口減少量不及產量增加量,因此煤炭供應將穩中有增。
從煤炭消費看,宏觀基本面支撐煤炭消費增長。二季度后半段,中國經濟已經從疫情后復蘇回補逐漸過渡到周期性上行,整個二季度全國GDP增速由負轉正,超預期增長3.2%。在基建和房地產行業的帶動下,下半年集中趕工的行情依然可期,鋼鐵、水泥、玻璃等產品需求將持續恢復,耗煤需求隨之釋放。中國煤炭市場網分析認為,下半年煤炭消費將維持穩中增長態勢,按1——6月份的數據和下半年預測4%核算,全年增速1.2%左右。
綜合來看,隨著疫情管控精準化程度提高以及經濟影響逐步復蘇,上下游行業逐步恢復至正常生產節奏,下半年煤炭行業供需持續錯配的情況將明顯減少。在需求持續復蘇帶動下,國內煤炭生產積極性將得到明顯提升,產量增速將大于需求,政策端對進口煤調控將更加精準、合理。因此,中國煤炭市場網預計下半年將呈偏松的市場格局,煤炭價格整體運行在合理區間,波動明顯趨緩,價格重心較上半年有所上升。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建議,繼續嚴格執行中長期合同制度和“基準價+浮動價”定價機制。規范價格指數使用方式,采用多指數綜合定價模式。煤炭生產和消費企業應從客觀實際出發,參考使用數據真實、價格可追溯的價格指數,同時要盡量采用多元化、組合式的指數定價的方式,避免形成單一指數壟斷市場的局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