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流。”當被問及2020年企業端的關鍵詞時,鴻坤億潤投資投資合伙人樊宏楠毫不猶豫地表示。
樊宏楠建議稱,“大部分的行業,短期發展,都要以現金流的指標去重新調整自己的組織結構,調整自己的業務邏輯。”
毋庸置疑,疫情對眾多產業進行了重構,這個“危中有機”的關鍵時點也引發了投資人及創業者對于商業邏輯的更多思考。
萬國體育CEO張濤表示,未來教育培訓行業一定會呈現OMO融合的業態,即線下反哺線上,線上輔助線下,為消費者提供綜合性的體驗。
樊宏楠則看到,受疫情影響,線下消費業態萎縮,整體消費業態并購成本降低。現階段是對消費類或者新業態橫向整合的難得機遇。
大環境下,“我們始終堅持投資的三個宗旨,第一是要穩健,第二是要精準,第三是要謙遜,對資本市場抱有敬畏之心。”樊宏楠表示。
圍繞地產上下游縱深布局,投后管理不容忽視
鴻坤億潤投資是鴻坤集團成員企業,定位于中國新一代產融結合的創新型資產管理公司,2007年成功發起北方地區第一支有限合伙基金,開創了北方地區資本投融資的新模式和新渠道,并于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牌照頒發首年獲得牌照。
鴻坤集團2002年創立于北京,多年來堅持以綠色生態為底板,以幸福城市為載體,以創新驅動為內核,以美好產業為抓手,進行城市綜合開發運營,目前已發展成為一家擁有鴻坤資本、鴻坤產業、鴻坤文旅和鴻坤地產四大業務板塊的復合型控股集團,業務范圍涵蓋金融投資、地產開發、產業、商業、健康醫療、體育、文化藝術、旅游等領域。
鴻坤億潤投資融合鴻坤集團產融結合的優勢資源,以“地產產業鏈”和“泛社區服務”為突圍策略,布局“大居住”股權投資生態圈,重點關注“大居住”領域長期運營、場景升級、數據驅動、技術替代四大變化趨勢下的投資機會。
2014年起,鴻坤億潤投資開始立足產業投資,順應商業地產存量資產運營的機會,尋找優質投資標的,投出了優客工場、洪泰智能制造、快手、昆侖決、神州鷹、萬國體育等多個行業龍頭項目。
如今,即使大環境不斷改變、疫情“黑天鵝”突襲,鴻坤億潤投資依然長期看好地產上下游相關的領域。
一方面是具有技術革新性的企業,比如地產科技。“因為現在建筑工程類在項目施工階段的人工成本相當高,加之年輕人從事傳統行業的意愿在減弱,工人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整體工程類行業亟需新鮮血液的注入。如果沒有新鮮血液,也要有一些實際的技術方案來解決,像全新的信息技術和機器人應用等領域,”樊宏楠提到。
比如施工輔助類機器人、智慧工地等。“我們已經看到一些可以全無人化的施工技術,像在土地平整的時候,基本上只需一個iPad就可以把所有的挖掘機及推土機互聯,數據實時上傳,機器實現自行操作。”樊宏楠表示,這個方向在未來擁有巨大的產業機會。
再比如新材料。目前,工地主要還是將鋼筋混凝土作為主要施工材料。此時,如果有優秀的團隊能夠開發出一種適應于3D建筑打印或是裝配式建筑類的新材料,可以極大降低生產成本,對于行業而言會是里程碑式的進步。此外在物業管理中,管路的施工和維護效率較低,我們也一直在尋找能夠降低社區管理維護、提高設備使用壽命的新材料、新科技。
另外一方面,鴻坤億潤投資長期看好能夠為地產運營帶來增量的項目。樊宏楠告訴投中網,“比如建設一個小區或園區,都需要配套設施,也都需要由專人運營。但這些大部分開發商沒有專業基礎去完成這一類產業的運營,現有的大部分小區運營成果并不能令人滿意,這其中仍有巨大的產業價值等待去挖掘。”
產業內容可以通過股權投資去尋找到更好、更優質的團隊,以投帶產,提高房企的資產管理能力,提升地產服務維度,同時幫助地產企業找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我相信中國的市場永遠都是有機會的,也永遠都有冒險精神的團隊入局。”樊宏楠稱,“產業升級結構性的機會一直存在,問題就是誰去抓住這個機會,在現在這個歷史節點,我們看到有企業家精神的一批行業領軍企業,逐步開始滲透到投資的領域,這會為整個市場提供新的勢能。”
作為產業投資人,樊宏楠反復強調基金要有做好“投后管理”的能力。
“中國市場整體進入存量的博弈期,對于創業企業,競爭的門檻從資金升級到資源,換句話說,在增量發展的年代,企業的發展是跟隨市場的一種被動增長,能夠快速建立資本壁壘的企業更具有優勢,而存量時代,企業由被動增長轉入主動增長,企業拼產品,拼服務,拼技術,拼創新,資本對于企業的助力已經達到瓶頸,而產業資源則變的更加稀缺。所以在這樣一個市場環境中,如果基金管理人沒有能力去給予被投企業在產業上的增值服務,特別是對于早期投資,我覺得對于企業而言,則要慎重考慮。”樊宏楠直言。
從被投企業的角度,張濤同樣表示,財務性投資和戰略性投資是不一樣的。萬國體育會選擇冷錢而非熱錢,長錢而非短錢。
具體來說,“熱錢的話,投資人急慌慌地要走,創業者的壓力會很大。最重要的是,我要選擇有資源的錢,即除了投資之外,機構還能給我們帶來行業的產業資源,能夠幫助我們進行行業的縱深并購。”
長期看好體育培訓,消費類橫向整合機遇來臨
疫情下,各類“線下產業”儼然成為“重災區”。
樊宏楠同樣看到了這樣的沖擊,“我覺得很多素質類教育,它是一個強調體驗及場景的行業,疫情對行業的影響是很大的。”
但是,從長期角度出發,鴻坤億潤投資依舊看好體育培訓。樊宏楠相信,整個體育行業目前還是處于早期階段,未來,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一定會有很大的后勁。同時,體育培訓是體育大行業的基石,體育大行業的發展取決于體育培訓的發展。
目前,行業遇到了一些不可控的阻力,但是,鴻坤億潤投資更多關注的是該如何做好風險控制,通過產業的力量,多元布局。“比如說是不是可以嘗試一些其他場館,或不集中在人員太密集的城市去布局,反而轉向二三線城市等,是不是我們的場館可以考慮半密閉的環境,以及尋找更多小而美的單店模型。”
近期,起步于擊劍運動培訓的萬國體育,在外界的壓力下,加速了自身的轉型。
從前,線上擊劍教學是張濤所難以想象的,但是這一次,嘗試線上課程后,他決定擁抱“全體驗融合業態”的到來。“我們自己看待這個問題的時候,心態要更加的平和。我們面對行業格局的變化時,要用一個更加建設性的角度去考量。”
張濤看到,在未來,簡單純線下或純線上都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以后一定是一個OMO融合的業態:線下反哺線上,線上輔助線下,為消費者提供綜合性的體驗。這件事情現在已經變得場景化,沒有人不面對這個問題。”
不僅如此,受疫情影響,線下消費業態萎縮,整體消費業態并購成本降低。現階段是對消費類或者新業態橫向整合的難得機遇。
樊宏楠舉例稱,“比如,線下教育、體育培訓、沉浸式體驗類消費等目前高度分散的消費類賽道,有望通過疫情期間的低成本并購整合,迎來一個疫情后市場的行業集中化、規模化、和標準化的階段。”一旦疫情的慣性過去后,經過整合的舊業態,在中國消費紅利中的表現就會迅速增強,甚至存在全新的爆發式成長。
2020年,無論對于創業者還是投資人,都是一個“危中有機”的年份。
“疫情下,市場對于線下業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張濤表示,“但假如我們能創造出更好的體驗,假如我們能給消費者交付更有溫度的產品和服務,消費者就會更愿意買單。”
從投資人的角度來說,樊宏楠認為,其核心挑戰之一在于要學會“慢下來”。他解釋稱,“我們都知道初中物理‘相對靜止’的概念,一個道理,慢下來不是說什么活都不干,反而我們要去做更多的工作:要對投資邏輯及投資策略的重新規劃,對行業及組織結構的重新審視,要對投后的資源重新梳理,花更多的時間在投后服務上等等,在項目端優中選優,謹慎出手,對于被投企業,要不遺余力的扶持,加大產業鏈合力度,我們認為產業升級的機會也是投資升級的機會,是投資人深入產業鏈的時機,是企業家通過投資嘗試多元化發展的挑戰,是市場進入一個更加規模化、標準化和資本化的標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