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餐飲業相比,受新冠肺炎影響的住宿業復蘇更為艱難。但是,疫情在加劇住宿行業運營壓力的同時,也加速了住宿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步伐。
中國飯店協會副秘書長丁志剛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經過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住宿企業普遍提高了對數字化轉型的認識與自覺。這是住宿業數字化由點狀試點示范轉向全面數字化轉型的契機。
數字化將成行業發展分水嶺
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速度,數字化正在重構企業的管理、運營、工作模式。從某種意義上說,數據就是“黃金”,數據就是效益,數據就是競爭力。
據有關機構測算,數字化轉型可使制造業企業成本降低17.6%、營收增加22.6%;使物流服務業成本降低34.2%,營收增加33.6%;使零售業成本降低7.8%,營收增加33.3%。
對于住宿業來說,數字化不僅僅是為企業降本增效,數字化也將是住宿業發展的分水嶺。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下,各個年齡層次的消費群體對于數字化體驗的需求不斷增加,以及大眾數字化消費習慣正在逐步養成。在消費需求倒逼下,住宿業進入數字化發展新時期。
中國飯店協會副會長、浙江國大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酒店管理分公司總裁章乃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數字化已經深深融入到各個行業,嵌入住宿業的速度之快和比例之高都超過預期。他認為,數字化時代帶來了產品生命周期的縮短,爭奪顧客的窗口期也相應縮短。任何一款產品都有生命周期,酒店產品或服務也不例外,只有結合數字化,才能在更快短的時間做好市場調研,以更快的速度調整和再設計產品或服務。利用數字化體系精準可把握不同階段、不同時期,不同類型顧客的不同需求,從而滿足顧客期望。
章乃華還認為,數字化時代,酒店產品體驗價值突顯,傳統服務業轉型拐點已至。在數字化時代,新零售、新商業帶來的線上消費習慣在此次疫情期間尤為凸顯。傳統的服務業在此次疫情中可謂受到極大沖擊,線上的外賣業務則成為很多酒店和餐飲企業的自救方式。線上與線下的有效融合更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市場變化和數字化技術,逼迫住宿業進入新產業時代。
數字化從酒店企業“加分項”變成“必選項”
中國飯店協會7月16日將在廣州舉辦第九屆中國飯店文化節暨全國飯店業振興大會開幕儀式。期間將在全國各個城市設立分會場開展為期一月提振行業信心,促進各地消費活動。
據介紹,本屆文化節以“新消費、新空間、新供給”為主題,聚焦后疫時代政府行業振興政策、綠色放心消費行動,數智化轉型和新型市場下沉等熱點話題,探索中國飯店行業疫后突圍之路。其中在全國飯店業振興大會上將重點圍繞后疫時代飯店數智化轉型新變革、把握5G新技術機遇、酒店數字化技術六大新商業模式等內容進行交流分享。
業內認為,疫情對于中國酒店業來說,是一場對企業靈活度和專業度的大考。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后疫情時代,很多經受不住打擊的單體酒店、甚至曾經輝煌的星級酒店,紛紛裁員甚至倒閉。但這場殘酷的考驗背后,也暗藏著新的機遇。(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