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股領頭的牛市行情來勢洶洶,券商盈利基本面情況又如何?
據wind統計,截至發稿時間,已有26家A股上市券商發布了6月經營數據。其中,僅有2家出現虧損,多數券商迎來業績激增,營業收入平均環比(較上月)增幅達到108%,凈利潤的平均環比增幅更是高達驚人的924%,華安證券的6月凈利潤環比增幅更是高達21158.97%。
6家券商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
從目前公布的數據看,中信證券的6月營業收入規模最大,為25億元。
除中信證券外,國泰君安、廣發證券、中信建投三家的營業收入同樣超過20億元,而招商證券、中國銀河的6月營收則超過10億元。
僅有1家上市券商的6月營收不足1億元,紅塔證券的營業收入為-0.86億元。
而論賺錢能力,頭把交椅則由國泰君安奪得,6月凈利潤為10.64億元。中信建投緊隨其后,6月凈利潤10.05億元。
中信證券的月度凈利潤不敵上述兩家券商,為9.47億元。此外,廣發證券、招商證券、中國銀河的6月凈利潤也都超過6億元。
紅塔證券的6月凈利潤同樣為負,為-0.89億元。中原證券也在6月份出現虧損,凈利潤為-0.04億元。
凈利潤平均環比增幅超過9倍
看增速,券商行業的狂歡氣氛會更加明顯。
26家上市券商中,營業收入環比增幅在100%以上的就有11家,增速最快的是華安證券,營業收入環比增速達到436.31%。
在這11家營業收入環比翻倍的券商中,多數是以華安證券、東興證券等為代表的中小型券商,但也出現了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兩家龍頭券商的身影,這兩家券商的環比營業收入增速分別達到144.18%和162.5%。
中銀證券和紅塔證券是僅有的兩家營業收入出現環比下降的券商,紅塔證券的降幅較大,達133.6%。
華安證券的6月凈利潤環比增幅同樣占據榜首,高達21158.97%。
國元證券、東吳證券、西部證券、長江證券、中信建投等券商的6月凈利潤環比增幅超過2倍。
5月份以“黑馬”姿態奪得增幅榜冠軍的廣發證券,6月凈利潤環比增幅較小,僅為2.58%。而在這之后,還有5家券商出現凈利潤環比下滑,分別是南京證券、西南證券、中銀證券、中原證券和紅塔證券。紅塔證券的環比降幅最高,達到163.79%。
26家已公布月度業績的上市券商整體來看,6月凈利潤的環比增幅均值達到924.11%。
有機構稱“投資券商的時代已經來臨”
隨著6月業績的出爐,上半年券商業績的總體概況也浮出水面,不少券商有望迎來一個“豐收年”,甚至有券商的半年業績就超過2019年全年的規模。例如,天風證券上半年母公司凈利潤為3.24億元,超過2019年全年歸母凈利潤3.08億元。
而隨著A股市場“牛市來了”的呼聲日益高漲,盈利情況亮眼的券商板塊更加受到市場關注,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提出:“投資券商的時代已經來臨。”
據荀玉根分析,借鑒美國,在股權投融資時代,我國券商的ROE(凈資產收益率)會提升。回顧美國券商的發展史,1980年代之后美國產業結構發生了轉型,股權融資壯大,同時長線資金進入股市使得股票市場和機構投資者均得到了發展,券商的業務因此走向規模化和多元化,券商在整個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性逐步提升,券商資產占GDP的比重從1980年初的2%一直提升至2007年的45%。
將視線放回我國券商,荀玉根認為未來也將是我國券商發展的黃金時代。過去20年,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和政策的寬松促使地產業蓬勃發展,整個經濟體以工業化為主,但是展望未來,我國已進入產業結構加速優化階段,未來經濟主導產業將從工業轉向消費+科技,類似美國1980年代。
荀玉根認為,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做大做強,機構投資者隊伍壯大,券商的業務模式將有更大的改進空間,ROE也會從當前的5-6%向銀行業的10-12%以及美國同業的10%上下靠攏,同時,券商的估值也將因盈利中樞的抬升而抬升。
此外,隨著牛市3浪徐徐展開,券商股的貝塔屬性也開始體現。站在策略的角度,荀玉根預計下半年到明年市場都將處在牛市中,成交量放大后,券商2020-2021年的業績將大幅提升,參考2013-2015年牛市,今明兩年券商的歸母凈利潤增速可能高于當前行業分析師的預測值。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