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山西出臺促進服務業穩定增長“24條”。面對二季度消費復蘇依然承壓的現實,山西加碼推動消費復蘇。在山西省政府新聞辦8日舉行的發布會上,山西官方詳解“加強版”促銷費政策,用“真金白銀”支持服務業盡快回暖復蘇。
山西近期統計數據看,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文化旅游以及體育娛樂、居民服務等接觸型聚集型服務行業的恢復仍然緩慢,批零住餐營業額、旅游收入等指標仍為負增長,且降幅較大。
山西省發改委副主任李肇偉介紹,在上述背景下,山西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促進服務業恢復穩定增長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分別從援企穩崗、提振旅游市場、激發消費活力等方面發力,精準推動服務業恢復穩定增長。
“在降低用能成本方面,住宿餐飲行業用水價格在前期降低10%的基礎上再降10%,執行居民用氣價格期限延長至今年年底,此舉將進一步為企業降低成本8000萬元;對承租國有經營用房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上半年免收2、3月租金的基礎上,增加1個月房租減免,對下半年房租實施減半征收。”李肇偉說,為穩定企業用工,山西將中小微企業基本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免征期限延長至今年年底,免征企業3項保險費用近4億元。
李肇偉表示,山西針對消費、旅游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領域,出臺發放消費券、減免首道門票、支持“夜經濟”、首發經濟等一系列措施精準惠企、提振市場信心。
在激發消費活力方面,山西將借助發放電子消費券、舉辦消費促銷活動予以推進。
山西省商務廳二級巡視員田保民介紹,目前,山西太原、朔州、臨汾等9市以發放電子消費券形式促進消費,計劃發放電子消費券總金額達2.3億元,預計直接拉動銷售額將達到30億元左右。截至6月20日,已發放1.77億元,實際核銷金額1.07億元,拉動消費7.96億元。
“在此基礎上,山西繼續發放電子消費券5億元。其中,省級財政資金拿出2億元,各市級財政資金拿出3億元。”田保民說,電子消費券通過支付平臺發放,重點面向餐飲、住宿、文化、娛樂、旅游等領域,同時覆蓋百貨零售、商超便利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線下實體商家。
作為旅游大省,此番提振旅游市場,山西從紓壓文旅企業、豐富產品供給、拓展文旅市場等方面入手。
“針對疫中疫后市場對康養、綠色、田園旅游等消費需求,山西持續抓好鄉村旅游、‘黃河長城太行三個人家’品牌塑造,加快一批5A景區創建,鼓勵有條件景區盡快推出夜游項目,延長游客停留時間。”山西省文旅廳副廳長級干部陳少卿介紹,山西將扶持打造一批話劇、歌舞劇,開發駐場演藝、公園夜游和沉浸體驗式夜生活項目,培育消費新熱點,推出一批“山西禮物”。
陳少卿說,在拓展文旅市場方面,山西將啟動“游山西就是讀歷史”“洋眼炫山西”等活動,推出優惠政策鼓勵消費,開展年度旅游優惠卡、消費券營銷活動,充分激活省內潛力;與陜西、內蒙、河南、河北等周邊省區加強互動,開展“好鄰居、多走動”系列宣傳營銷活動;通過在歐洲等地傳統媒體、timeout等外文熱網精準投放營銷宣傳視頻,重點保持港澳臺和日、韓等亞洲主要客源地市場赴晉開展文旅交流、尋根祭祖、旅游研學的關注不減、聯絡不斷,努力爭取境外市場的穩定。
受疫情影響,服務業面臨房租成本、人力成本等多重經營壓力,減免、緩繳各類稅款成為企業關注焦點。
國家稅務總局山西省稅務局總經濟師李淵介紹,稅務部門積極落實降低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和提高起征點標準政策,讓全省服務業小微企業充分享受政策紅利,同時再次下調山西城鎮土地使用稅稅額標準,統一按2019年稅額標準的90%征收。
針對困難企業,山西落實緩繳措施。李淵表示,山西小型微利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延緩繳納2020年所得稅;經營困難特別是資金壓力大的服務業企業,可申請辦理稅款繳緩;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游、電影行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延長至8年。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