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迎來下半場,在這個不同尋常的夏季,經過春季的疫情大考,就業市場表現如何?7月1日,智聯招聘發布的《2020年夏季中國雇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顯示,夏季招聘市場熱度回升。
38城夏季平均招聘月薪8715元,外企降薪幅度大
報告顯示,全國38個主要城市的平均招聘薪酬為8715元/月,本季度平均薪酬絕對值環比下降1.2%,同比上漲3.1%。
過去一年全國平均薪酬比較。圖片來源:智聯招聘
上市公司和合資企業的平均薪酬最高,分別為9986元/月和9568元/月,且本季度僅有這兩類企業的平均薪酬環比略有上漲,其他類型企業的平均薪酬均有小幅下降,尤其是外商獨資企業,下調幅度為2.3%。
報告稱,上市公司和合資企業在疫情中的穩定性更強,薪資水平沒有受到較大影響,而外商獨資企業,由于國外疫情的持續發展受到較大影響。
醫藥/生物工程行業的薪酬漲幅度最大
報告顯示,從行業來看,2020年夏季整體薪酬持續下降的趨勢下, 51個行業中,僅有16個行業的薪酬環比有所上升,其中,醫藥/生物工程行業的薪酬環比上漲幅度最大,為3.8%,其次是物流/倉儲行業,為3.3%。
在所有薪酬下降的行業中,租賃服務的薪酬環比降幅最大,為10%;專業服務/咨詢(財會/法律/人力資源等)的薪酬降幅為4.6%,排名由上季度第6名降至本季度第10名,平均月薪為9711元。
不同性質企業2020年夏季求職期平均薪酬。圖片來源:智聯招聘
求職競爭熱度上升,平均49人競爭一個崗位
往年的求職市場,一般的規律為二季度競爭熱度低于一季度。但今年卻一反常態,疫情好轉后,求職市場整體競爭更加激烈。
報告稱,38個主要城市2020年夏季求職期全國人才求職競爭指數(競爭指數=收到的簡歷投遞量/發布的職位數量)為49.1,這意味著在全國范圍內平均每49.1人競爭一個崗位,競爭指數同比上升3.9,環比提高2.8。
具體分析來看,國內復工之后,職位發布數量和求職數量都逐漸開始恢復。但同比來看,疫情下國內就業市場受到了較大影響,夏季總體的職位發布數與簡歷投遞數仍未達到去年同期。
過去一年求職供需競爭指數比較。圖片來源:智聯招聘
互聯網行業回溫明顯
從不同行業的競爭指數來看,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排名以69.5的競爭指數排名第一,較上季度上升一位;計算機軟件和IT服務(系統/數據/維護)也上升為第二和第三名。房地產/建筑/建材/工程行業競爭指數則環比下降12.6,主要是由簡歷投遞量環比減少6.2%導致。
報告認為,疫情后期階段,以互聯網為主體的行業,借著“無接觸、線上化”的機會,競爭熱度明顯回溫。旅游/度假、酒店/餐飲、廣告/會展/公關等受疫情沖擊較大的行業,二季度競爭也在加劇。(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