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來自江蘇太倉市商務局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5月,16個德國項目備案立項增資擴產,注冊外資超8500萬美元,已與去年全年德企注冊數持平;項目到賬7250萬美元,已超過去年全年德企到賬數。
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之下,這組數據表明德國企業深耕中國的信心堅定。
目前,太倉集聚德企300多家,每平方公里德企密度(中德創新園)達15家,總投資達50億美元。最近幾年德企投資方向都聚焦在新能源汽車、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新興領域。
博澤驅動系統項目是博澤集團今年在太倉市投資的又一個新項目,將順應汽車產業新能源和智能網聯化的發展趨勢,主要生產電動空調壓縮機、制動助力電機、搖窗電機等汽車電機系統。根據計劃,該項目將于2021年4月投產,投產后年產值達50億元人民幣。
德國博澤集團是全球四十強汽車供應商。該集團于2014年在太倉成立博澤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生產汽車零部件。
太倉規模最大的德企舍弗勒集團,最近簽約電驅動及航空部件兩個新項目,面對中國快速發展的新能源市場,不斷加強研發和生產能力。
“每日行駛的‘復興號’高鐵中,2000余輛都有卓能的身影。卓能為高鐵項目制造牽引和制動系統。”卓能電子(太倉)有限公司電子事業部運營總監錢昀透露,在有了高鐵項目的成功經驗之后,目前卓能正在緊密布局發展航空事業。
卓能集團是德國典型的家族企業,2004年在太倉成立子公司,生產電子控制模塊、測試設備和逆變器等。主要客戶包括中國高鐵、蘋果公司和蔚來新能源汽車等。
“卓能剛來中國的時候,在華只有28名員工,現在員工數有500多名了,去年營收超過1億歐元。”錢昀稱,員工的增幅與營業額的漲幅同步,直觀印證了卓能中國的業務水平以及集團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