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日確診的多位新冠肺炎患者為餐館服務員、配菜員、廚師。這讓餐館和生鮮市場成為疫情防控重地。
部分民眾居家辦公,讓北京商超生鮮外賣訂單量翻倍,如何點外賣才安全?
餐飲業成疫情防控重點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說,目前確定的病例大多數與新發地農產品市場從業人員、新發地市場購物人員有直接或間接關聯。絕大部分病例和外環境陽性標本主要在新發地市場綜合交易大廳。
據悉,北京紅花大海碗、李記川菜首經貿店等餐館均有店員確診。豐臺區花鄉附近的李記川菜的一名服務員6月4日曾和廚師到新發地市場買盤子,6月8日出現癥狀,后被確診。
18日下午,剛做完核酸檢測的順義區順家超市工作人員李蘭婷向中新社記者表示,他們超市今天中午接到通知,全員要做核酸檢測,并且是今天下午立即做。
據悉,目前,北京已開展對市內所有餐飲業從業者的核酸檢測工作。
商超生鮮外賣訂單翻倍
北京市應急響應級別由三級調至二級。二級響應級別下不需停產停工,但要下調辦公樓與到崗率,鼓勵遠程、居家等彈性辦公,鼓勵錯峰上下班。
受此影響,北京部分市民開始居家辦公,“復鍋復鏟”。
“近幾日北京熟食外賣單量有所下降”,北京一外賣站點負責人向中新社記者表示,市民居家辦公,很多人在家自己做飯,不再點外賣,這是熟食外賣訂單下降的重要原因。但與此同時,商超生鮮蔬菜的外賣單量上升較快。
美團外賣向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北京疫情防控升級以來,商超外賣訂單量較日常已翻倍。“6月13日以來,外賣訂單量逐漸增長到了平時的三倍,甚至更多。”
北京家樂福馬連道店負責人表示,目前超市線上銷量較高的商品主要集中在蔬菜、水果、肉類以及奶類。其中,西紅柿、土豆、黃瓜、常溫奶等總體銷量較高。
實際上,由于北京疫情形勢發生變化,多個菜市場關停,從連鎖品牌超市“點外賣”,成為了市民購買生鮮食材乃至日用品的重要渠道。家樂福馬連道店外賣訂單的增幅,是近期在京各大超市門店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13日起,包括京客隆、家樂福、華冠超市等在內的多家知名連鎖超市,在北京地區的外賣訂單數量出現明顯增長,很多門店訂單都突破了平時的兩倍。“這些連鎖超市都有各自的進貨渠道,受菜市場關停影響較小。”
“為保證市民飯桌上的安全供應,我們當天也與平臺上的連鎖品牌超市、食材生鮮商家緊急溝通,確保在售商品均來自正規渠道且嚴格執行了相關檢驗檢疫規定。”美團閃購超市行業負責人說。
如何安全“點外賣”
如何確保外賣食品安全?美團外賣相關負責人向中新社記者表示,在騎手防疫方面,平臺從配送站、防疫設備、知識普及、保障計劃等方面著手,加強配送騎手防護措施和防疫意識。升級配送站點消殺和健康監控。
為保障用餐安全,美團外賣實現了全線路透明追蹤,繼續執行“無接觸安心送”,用戶可與騎手協商將餐品放置指定位置,避免面對面接觸。平臺還將廚師、打包員、騎手的健康情況及餐箱消毒情況等安全防護信息,以電子卡形式更透明地呈現給用戶,實現全過程食品安全信息可視化可追溯。
“建議北京餐飲業從業者及外賣員工統一進行核酸檢測,加強自查,保證食品安全,消除消費者顧慮。”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傅華向中新社記者表示,這樣也為消費者消除點外賣的顧慮。
傅華建議,外賣平臺上的餐廳需要通過核酸檢測證明員工和菜品是否健康安全,外賣平臺也應在網頁上為各餐廳設置健康標識區域,讓民眾放心選購。(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