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外貿”又有新動作。根據海關總署最近發布的公告,海關總署將在北京海關、天津海關、南京海關等10個海關開展跨境電商出口新監管方式的試點,自7月1日起施行。
具體而言,試點的10個海關將增列兩個新的海關監管方式,代碼分別為“9710”(簡稱“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和“9810”(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的貨物)。
“這次試點的10個海關,大部分都在沿海地區,對外貿B2B出口需求較大,有助于解決疫情防控期間一般貿易出口受阻的問題。這一政策將引導一般貿易企業向跨境電商B2B出口發展,實現一般貿易向數字貿易的發展,是外貿的轉型升級。”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博士后、助理研究員李嶧對上證報記者表示。
李嶧表示,對跨境電商B2B單列監管方式,可以提供更好的通關服務,提高全國跨境電商出口貨物的物流配送能力。記者了解到,此前海關的跨境電商出口常見監管模式代碼為“9610”, 主要特點是“清單核放、匯總申報”,主要針對銷售對象為單個消費者的中小跨境電商企業服務,也就是B2C模式。
專家表示,此次海關增列兩種跨境電商新監管模式對于海關統計全口徑的跨境電商規模也很有意義。
“原來海關的統計當中跨境電商只有‘9610’和‘1210’這些針對個人消費者的B2C的跨境電商統計。這次海關推出新的監管代碼,主要是把跨境電商的B2B統計也納入到海關的獨立統計當中,彌補了海關在跨境電商統計方面的一些缺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王健對上證報記者表示。
事實上,在疫情影響下大量大型外貿企業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開展B2B出口。阿里巴巴國際站目前是全球最大的B2B跨境電商平臺,本月初舉辦了網交會,首日交易總額就同比增長逾40倍。
從地方發布的外貿數據中,跨境電商出口的逆勢增長也可見一斑。前5月湖南省跨境電商出口貨值達到4.03億元,達到去年同期的兩倍,天津海關稱前5月跨境電商出口單量達到75.46萬單,超過2019年全年總量。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貿易商協會供應鏈金融委員會主任洪濤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今年中國跨境電商B2B交易額在全球B2B交易額占比將超過一半。”
今年以來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有所下降,但新興業態保持了較快增長。一季度我國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就增長34.7%。洪濤說:“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全球經濟與貿易的發展,跨境電商具有非直接接觸的優勢,預計2020年跨境交易額將達到12萬億元,增長16%。”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