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逐步退坡,新能源汽車將真正迎來市場化競爭,大眾等合資車企正加快電動化布局,自主車企在新能源領域面臨的挑戰逐漸加大。14日,300多名國內外汽車行業領軍人物匯聚2020中國汽車重慶論壇,共話新能源汽車的機遇與挑戰。
今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等三項促進汽車消費政策措施。自3月起,已有20多個省份出臺了購車補助、車輛置換補貼、放松限購指標等政策措施。
對于國內新能源市場接下來的走向,廣汽新能源副總經理肖勇持樂觀態度,“我對新能源汽車市場還是非常看好,未來的競爭是科技與成本的競爭,未來產品魅力所在還是科技。”
“現在我們要做的是,一方面要解決充電等痛點問題,另一方面還要增加一些新能源汽車的‘甜點’。”肖勇稱,解決痛點是客戶愿不愿意選擇電動車的問題,提供“甜點”則是提升客戶的支付意愿、客戶是否優先選擇電動車的問題。
當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大挑戰是生產成本能夠與燃油車競爭。對此,肖勇透露,廣汽新能源正在做的事情便包括加大技術突破和成本控制的投入。目前,純電動汽車成本最大的構成是電池,廣汽新能源率先打造了純電專屬平臺。肖勇還表示,除了降低電池本身成本之外,廣汽新能源還加速推進同等電量跑得更快的電池體系。
數據顯示,一臺新能源汽車中電池系統成本占到35~40%,電池是新能源汽車時代最重要最核心的配件。在業內人士看來如何掌握電池制造技術更為重要。
國軒高科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林志宏稱,在制造安全方面,電池企業需要注重過程管控及品質管理,進一步提升電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雜質產生混入、外部加熱/沖擊、隔膜損傷,提高焊接和密封的可靠性。在使用安全方面,通過實施監控的大數據遠程監控平臺實現對電池系統的實時監控及信息處理。
森薩塔科技亞太區總裁常旌認為,整個新能源市場現在是一個加速化的趨勢,體現在產業鏈的各個方面:成本方面,隨著電池技術的發展和成本降低,下一代電動車的整個生命周期的成本會低于傳統燃油車;續航里程方面,達到500公里以后,電動車可以說跟一般燃油車沒有差異;充電方面,電動車系統電壓將向800V/1000V的高壓發展,動力電池的技術發展也已經從專注于高能量密度向高安全和低能耗的方向發展。
深圳市福瑞電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宣路認為,燃料電池汽車相比鋰離子電池汽車有更多優勢。充電(加氫)速度可以實現5分鐘跑380英里,從洛杉磯跑到舊金山。同時,發生事故后可以切斷燃料供應,與氧氣隔離,更容易控制。另外,氫燃料電池在寒冷狀態下也不會影響續航里程。
“全球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趨勢已經勢不可擋,未來與傳統車競爭和替代只是時間問題。”肖勇稱,未來,新能源汽車將會將基于5G、6G的技術,從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升級成自動駕駛系統,并將真正做到百萬終端的萬物互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