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人們對食品安全高度重視,讓分餐制重新引起關注。今年兩會期間,上海36位代表聯名建議,“在全國推廣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
日前,記者了解到,中餐廳的分餐模式,已經在上海部分黑珍珠餐廳落地。在2020黑珍珠餐廳指南中,上海黑珍珠餐廳中有33家中餐;中餐占上海總上榜餐廳數量的比例超過一半,覆蓋的菜系種類豐富。
據了解,由于按“位”上菜在各個環節都會提升餐廳成本,而餐飲行業普遍利潤不高,這是制約分餐制普及的一個重要因素。以上海“福系列”餐廳為例,餐廳創始人方元認為,分餐制可以有效減少細菌傳播,但在執行層面需要耗費大量成本,因此在“福系列”中定位高端的黑珍珠二鉆餐廳福1015先行試水。
該品牌在上海的四家餐廳分別是“福1039”、“福1088”、“福1015”以及福和慧。早在非典以后,福系列餐廳就開始探索位上菜,是精致餐飲中率先推行分餐制的代表。
一般來說,按“位”上菜的品相要求更精致,相應的整個流程廢料率較高,食材的成本因此上升。例如,在采購環節,福1015規定,番茄用卡尺測量直徑,蘆筍要砍掉尾部1/4口感較差且不干凈的部分,松茸要挑選傘包打開得恰到好處的。
“還沒進廚房,成本已經比較高了。”方元說。在切配環節,以蘆筍為例,只留下品相標致的,再均勻分三段。方元表示:“基本上一道菜的廢料率高達50%,肉類食材也最多只能留一半。”
春節以來,該品牌連續虧損達千萬元,直到5月才盈虧平衡。銷量的增長主要來自位上制的套餐。美團點評平臺數據顯示,疫情以來,上海黑珍珠餐廳甄選套餐的線上銷量在2月跌至冰點,只有1月的不到一成,3月逐步回升,到5月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
這與黑珍珠餐廳的復蘇情況一致。目前,上海黑珍珠餐廳的線上預訂量,從2月份不到正常單量的一成,已經恢復到了正常水平。
在疫后恢復期,公筷公勺已不能滿足挑剔的食客。3月底,甬府推出單人品鑒套餐。在推行分餐制的過程中,該品牌也面臨重重困難。首先是“廚師不夠用了”。甬府總經理徐凌透露,分餐制場景下,廚師的服務半徑只有合餐的1/5。合餐情況下,10人一桌,3個廚師可以做5桌的菜。換到分餐場景,按單人菜量烹飪,工作量陡增,一桌就需要3個廚師。
這給人力調配提出了新的難題。但是,徐凌表示,即便困難重重,也決意推分餐,是因為甬府發現,中餐的大圓桌浪費厲害,出于節約和健康的考慮,也是為了讓寧波菜走出去的心愿。
長遠來看,位上菜對食材的精細化,也讓上游食材供應商嗅到商機,做相應的分級,從而降低分餐制的整體成本。獨立美食家秦峰認為,食材分級對更上游的種植業、養殖業也形成了倒逼式推動。而這種“倒逼”其實是受歡迎的,它能使得農業產業化、精細化運營獲得極有力的加持。中餐分餐將輻射到更多相關行業,拉動美食經濟鏈系統生態提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