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出臺《關于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推動高新區創新發展等打出了一系列政策‘組合拳’。”陜西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趙懷斌4日表示,該措施將對陜西科技創新工作產生有力的激勵和推動作用。
當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關于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簡稱《38條科技創新政策措施》)相關內容。
據介紹,近年來,陜西省堅持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先后出臺多項政策,進一步激發了各類創新主體的活力。但客觀分析,目前該省仍然存在企業創新活力不足、創新創業氛圍不濃、科技成果轉化不暢等突出問題。特別是今年受疫情形勢的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迫切需要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和潛能,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
趙懷斌稱,在此背景下,陜西出臺了《38條科技創新政策措施》,重點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重點問題提出改革舉措;突出人才供給、體制改革和政策保障。
文件提出,到2025年實現區域創新能力進入全國前10位,全省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全國排名保持在前7位,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每年增幅不低于20%、總量突破10000家,全省高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到18%。
“從目前全省的實際來看,一些目標實現起來還有一定難度,比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10000家,目前陜西只有4371家。高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到18%,目前我省還不足13%。”陜西省科學技術廳政策法規與創新體系建設處處長王軍表示,在看到壓力和挑戰的同時,更應該看到目前陜西面臨的重大發展機遇,自己對完成目標充滿信心。
“38條舉措直接涉及獎勵條款的有18條。有些政策的獎勵力度在全國居前,比如文件提出,對新認定的國家高新區,省上連續三年給予支持,每年給予不低于3000萬元。”趙懷斌稱,《38條科技創新政策措施》具有政策措施實、獎勵力度大、創新舉措多、受益范圍廣、監測考評嚴等特點。希望在該措施的推動下,陜西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能夠邁出更大步伐、走在全國前列。(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