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動車制造商特斯拉在中國實現國產化,產品幾次降價,這給中國電動車市場造成了巨大沖擊,許多中國電動車新勢力公司已經在苦苦煎熬。據外媒最新消息,在最近的新冠疫情沖擊下,這些電動車新勢力的最新狀態,堪稱進入了一場能否繼續活下去的生存之戰。
據國外媒體報道,4月份,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第10個月下滑,較上年同期暴跌43%,目前該市場已有約50家初創企業與吉利、國有企業一汽集團等國內巨頭、以及特斯拉和大眾汽車等外國品牌展開競爭。
“電動汽車初創企業遇到的困難,如汽車銷量下降、嚴峻的融資環境和補貼削減,都是從去年開始的,”阿里巴巴支持的小鵬汽車公司總裁顧宏表示。
“疫情爆發將加劇這些已經存在的問題,”顧宏表示。去年,小鵬汽車公司交付了16000輛汽車。
盡管政府對電動汽車制造商給予補貼,對購買者給予稅收優惠,但行業觀察人士擔心,在全球油價暴跌后,電動汽車可能會變得更加難以銷售,這使得這項技術對消費者和投資者來說都不那么有吸引力。
就連美國股神巴菲特長期支持的中國老牌電動汽車制造商比亞迪也報告稱,由于新冠病毒導致電動車銷量下滑,第一季度利潤下降了85%。
不過,中國乘用車協會秘書長指出,一些領先的電動汽車初創企業在第一季度實現了“不錯”的銷售,比如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
但這種下滑對中國實現新能源汽車目標的機會來說并不是好兆頭。新能源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純電池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驅動的汽車。按照計劃,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將占汽車總銷量的四分之一,而目前這一比例為5%。
削減成本尋找資金
去年售出近1.7萬輛汽車的威馬汽車公司的一名投資機構預計,在市場萎縮期間,仍在小規模生產的電動汽車制造商將半途而廢。
“那些到2019年還沒有大規模生產電動車型號的公司可能會死去。”這位要求匿名的投資者說:“疫情將加速他們的死亡。”
由百度公司支持的威馬汽車公司表示,由于未能實現2019年目標,該公司取消了績效獎金,并因新冠病毒疫情引發的經濟挑戰,推遲了年度獎金和員工補貼的支付。
據行業員工稱,一些較小的電動汽車制造商已經采取了減薪和裁員的措施。
動蕩的金融市場使得企業更難從股票發行中籌集資金。根據專業金融機構PitchBook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僅獲得了2億美元的新資金。
顧宏拒絕對小鵬汽車的上市計劃置評。該公司于4月27日推出了P7電動轎車,并計劃向挪威出口G3 SUV車型。
“在這種環境下,只有頂級電動汽車制造商才能吸引投資者的注意力,”顧宏表示。他補充稱,小鵬公司對多元化的資金來源持開放態度。
有消息稱,理想汽車(原來曾經名為車和家公司)已申請在美國首次公開募股,目標是籌集至少5億美元資金。該公司創始人此后表示,公司有足夠的現金儲備來抵御新冠疫情的影響。
其他公司已經向政府部門尋求資助。
中國電動車新勢力的先驅蔚來公司成立了一個新實體——蔚來中國,它從國有控股投資者那里獲得了70億元人民幣(9.8678億美元)的投資。
中國最早的電動汽車初創企業之一鹿池汽車(Luchi Motor)在未能如期交付汽車后,于今年3月將控股權出售給了河南省的一家投資公司。
美國特斯拉已經成為全世界電動車標桿企業,并且依靠純電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創新,擁有良好的品牌美譽度。特斯拉公司在上海市的工廠已經投產,伴隨著零部件國產化率的提高,特斯拉正在緩慢降低產品價格。不久前,為了享受到中國政府的電動車銷售補貼,特斯拉再一次調低了Model 3車型的價格,補貼后價格為大約27萬元,這也給中國電動車新勢力帶來了更大的競爭壓力。
根據計劃,特斯拉上海工廠已經開始籌備Model 3姊妹車型Model Y(大眾款電動SUV)在中國的生產,計劃明年投產,這也將和中國一些生產電動SUV的新勢力公司直接爭搶買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