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到疫情的短暫沖擊下,隨著新基建的提速,充電樁行業將迎來新一輪黃金機遇期。
4月14日,國家電網召開2020年全面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項目集中聯動開工視頻會議,宣布今年計劃安排充電樁建設投資27億元,新增充電樁7.8萬個。
受此利好消息影響,充電樁概念指數行情走高,據東方財富網數據顯示,充電樁概念板塊于昨日收盤時上漲2.91%,69家企業上漲,1家平盤,僅3家下跌,其中,國電南自、云內動力漲停。不過,今日開盤充電樁概念的行情卻接連下挫,今日下午收盤,僅有20家實現上漲。
此前,另一巨頭南方電網也宣布未來4年將在充電樁領域計劃投資251億元,兩大電網強勢發力,為充電樁未來的高速發展注入了強心劑。
“疫情之后,相關部門對充電樁更加重視,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還是需要大力發展充電樁。”4月15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新能源汽車分會副秘書長曾丕權告訴時代財經,如果充電樁布局到位,隨著企業的降本增效,把電池成本再繼續降低,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飛速發展。
充電樁概念長期看好
步入3月份,疫情沖擊讓新能源汽車行業陷入低谷,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配套之一,充電樁市場也未有積極的市場表現。
在國家電網宣布發力充電樁建設的消息之后,資本市場釋放了一波利好行情,時代財經查詢東方財富網獲悉,充電樁概念總計73家成分股,昨日收盤上漲2.91%。其中,69家上漲,國電南自、云內動力漲停,1家平盤,3家下跌。
中超控股、國電南自分別領漲,上漲幅度為10.17%、10.03%,南洋股份、雪萊特、奧特迅都上漲超過6%;億利潔能平盤;創力集團、勝利股份、茂碩能源分別下跌1.30%、0.28%、0.09%。
新能源車概念股也上漲2.64%,其中,161家上漲,1家平盤,14家下跌。曙光股份領漲10.03%,寧德時代、奧特佳、欣旺達、科達利紛紛上漲10%。
不過,這波上揚行情并未延續太久,截止今日下午收盤,充電樁概念下跌0.66%,僅有20家上漲,1家平盤,52家下跌。
其中,國電南自上漲9.97%,比亞迪上漲3.83%領漲大盤。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的漲幅或與其剝離半導體業務,引入戰投,尋求獨立上市有關。
對于充電樁概念的行情走勢,資深證券評論員郭施亮告訴時代財經,充電樁概念股之前有所表現,是因為市場存在爆發式增長預期,但近期全球油價大幅下行,用油成本減少降低了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的熱情。
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的恢復,新能源汽車的需求也將大幅回升,與此同時,沙特阿美和主要產油國在4月13日達成了史上最大的石油減產協議,油價或在可預期內得以回升,這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是又一利好。
多方角力和不同因素都會影響新能源汽車和充電樁的資本行情,不過在郭施亮看來,油價低迷更大程度上離不開市場的供需關系,長期來看,油價會存在價格修復需求,新能源汽車也是未來代步的重要選擇方式,充電樁的建設并不會因為油價大跌而影響長期戰略建設。
郭施亮還表示,對充電樁行業來說,中長期的需求仍存,但最終還是要看行業盈利前景、市場真實需求等因素,行業龍頭企業中長期將受益明顯,但行業內競爭也會加劇。
充電難充電慢仍是痛點
在國家電網昨日召開的會議中,還披露了充電樁項目將會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湖南、青海等24個省(市),并涵蓋公共、專用、物流、環衛、社區以及港口岸電等多種類型。行業預計,國家電網此舉可帶動新能源汽車消費超過200億元。
事實上,充電樁等基礎配套設施的不完善和不均衡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桎梏。目前,全國大范圍多地進行充電樁的投入布局將有助于提高部分潛在消費者的購買電動車的欲望。
4月15日,曾丕權告訴時代財經,現在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兩個主要難題就在于,一個是價格成本高,一個是充電難問題,充電難的解決辦法之一就在于大量布局新的充電樁。
“目前充電樁的配套比例國內還是偏低,根據相關政策引導的比例,車樁比應為1:1,現在的數據是3.6:1,公共充電樁的缺口依然很大。”4月15日,上海咔酷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劉波博士告訴時代財經。
根據中國充電聯盟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41.1萬臺,同比增加18.1%。截止2019年12月我國充電樁保有量達到121.9萬臺,其中公共充電樁51.6萬臺,私人充電樁70.3萬臺。
而根據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高達381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310萬輛,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充電樁等核心配套的實時到位也勢在必行。
此前,南方電網也表示,計劃未來4年投資251億元建設充電設施,建成大規模集中充電站150座、充電樁38萬個。
兩大電網相繼發力充電樁領域,行業在未來的持續高速發展將被看好,不過,如何才能保障提量又提質是行業亟需解決的難題。
目前,市面上的快充由于造價成本更高,對電力容量要求更嚴格,因此快充還未能得到大量普及,充電慢也困擾著大多數的新能源車主。
劉波向時代財經表示,目前充電難、充電慢仍是制約充電樁行業的痛點所在。雖然充電樁的大量建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供需緊張的問題,但充電的功率小和不安全等因素還是需要逐步改善。
此外,充電場景種類多樣也導致了充電樁較低的兼容性。曾丕權告訴時代財經,包括換電技術、充電場景等方面還是相對滯后,尤其是在城鄉地區,車主充電不夠方便。
曾丕權還表示,充電樁的利潤很薄,加上目前國內的充電樁數量覆蓋率不高,導致充電樁行業的盈利點偏低,不少企業的發展受到阻力。
不過,在有關部門和全行業大力促進充電樁和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大趨勢下,痛點之下更多的依然是機遇。
劉波表示,公司旗下的交流充電樁可兼容各品牌車輛,直流充電樁體積小、支持多種應用及支付場景接入等優點。雖然目前行業競爭激烈,但在此番基建提速和政策驅動下,充電樁企業通過自身降本增效、不斷創新、提升質價比等方式,依然能創造出良性的產業發展模式。
“目前國家在大力發展充電樁,行業機遇期顯現,優質的產品智能化程度高,未來應該能更好打開市場。”劉波如是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