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24時原本是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開啟的時間點,但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昨日下午發布通知稱,截至3月30日,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低于每桶40美元。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和《油價調控風險準備金征收管理辦法》有關規定,本次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未調金額將全部納入油價調控風險準備金,全額上繳中央國庫。
這也是自2016年4月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首次止步于“地板價”。
2016年1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通知決定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機制,設置調控上下限。調控上限為每桶130美元,下限為每桶40美元,后者即俗稱的“地板價”。
隆眾資訊分析師李彥告訴上證報記者,“地板價”機制歷史上只在2016年觸發過。當時從2016年的1月下旬到4月上旬,國內成品油價曾因掛靠的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低于40美元/桶而連續六次不調整。
“隨著4月份到來,沙特及俄羅斯依然計劃增產,加上海外疫情影響,全球需求顯著下降,國際油價已跌至18年來的最低點。”李彥表示,截至3月30日,原油綜合變化率為-33.52%,對應的下調幅度原本應為1210元/噸,但國內汽柴油價格因觸發保護機制而不作調整。
另據隆眾監測數據顯示,本次調價是2020年第六次調價。本次調價過后,2020年成品油調價將呈現“零漲三跌三擱淺”的格局。下一次調價窗口將在2020年4月15日24時開啟。
李彥表示,目前WTI和布倫特期貨價格已雙雙逼近20美元/桶。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現行調價機制掛靠的國際原油價格都已低于40美元/桶。考慮到當前國際原油市場并無持續反彈跡象,利空因素仍占據上風,短期內油價難以重返40美元/桶,因此預計下一輪調價窗口開啟時,大概率將繼續觸發保護機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