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近日宣布,我國最大海上油田——渤海油田油氣勘探又獲大發現:位于渤海萊州灣北部的墾利6-1-3井,測試單井原油年產量可達40余萬桶。中海油表示,該發現有望成為萊北低凸起首個大型油田。
測試井年產40萬桶意味著什么,該油田儲量有多大,對我國能源保障又有何影響?
測試井年產量超40萬桶
中海油證實,墾利6-1油田具有儲量規模大、油品性質好、測試產能高的特點,發現井墾利6-1-3共鉆遇約20米厚的油層,完鉆井深1596米。
從測試上看,僅該口井原油年產量就可達40余萬桶,提煉成汽油后,大約可供1萬輛小轎車正常行駛5年,待油田投產后,多口生產井將帶來更可觀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年產40多萬桶意味著什么?加拿大艈鵬科潤石油控股有限公司CEO李鵬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若該井年產量為43萬桶,每年可開采335天(每年有30天時間用來檢修),除以該井深度1.596千米,該開采井每千米產油約804桶,約合原油115噸,屬于高產井。”
該測試井還具有較好的經濟性。“以年產量43萬桶,每桶50美元計算,一年收益為2150萬美元,鉆井成本可以在一年內回收,經濟效益良好。”
近期原油市場價格持續低位運行,為何以50美元/桶價格進行計算?對此李鵬禎解釋,石油項目的全周期經濟模型采用的價格需要理論支撐,與時刻波動的當前原油價格并不一致。
各國原油生產成本。數據來自平安證券
目前該油田具體儲量尚在自然資源部的審定階段,但中海油透露:“經過40天的油田擴邊儲量評價攻堅戰,在2019年底的基礎上,實現探明儲量翻一番,相當于在大油田內再造一個大油田”。
墾利6-1的發現是萊州灣北部地區首個大型油田。“這是繼千億方大氣田渤中19-6之后的又一重大發現,對于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穩定東部油田產量、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海油表示。
對外經貿大學教授、能源經濟專家董秀成告訴記者,東部地區的這一新發現,從國家層面來看,無疑對于原油的穩產增產起到了積極作用。
“油田的生產過程也是一個自然減產的過程,我國很多老的油田已經進入衰退期,穩產增產存在一定困難。新的發現可以彌補減產部分,因此對于穩產增產和我國能源保障都是好消息。”董秀成介紹。
40年尋得油田
墾利6-1“浮”出海面,用了40年時間。
該發現位于渤海萊州灣北部地區,隸屬于我國海上最大油田渤海油田。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該地區歷經40余年多輪勘探,效果均不理想,所發現的儲量規模小、分布不集中,無法建立有效開發體系。
萊北低凸起,是渤海油田過去半個多世紀唯一沒有商業油氣發現的凸起。1979年,人們在這個凸起打了兩口井,結果無功而返。1990年到2007年,探索深層,只見油氣顯示不見油氣田。2008年到2010年,轉戰淺層,依舊沒有斬獲。2016年到2018年,開展立體勘探,平均單井探明儲量僅85萬噸。
面對這種情況,依據渤海石油管理局總地質師薛永安提出的“匯聚脊”理論,2019年,科研人員鎖定淺層,把勘探方向從凸起高點轉移到低部位,從構造—巖性圈閉轉移到巖性圈閉,該凸起勘探由此打開局面。
中海油稱,墾利6-1含油氣構造的勘探成功,展示出萊州灣地區新近系巖性油氣藏巨大的勘探前景。該發現為渤海油田持續綠色穩產10年、上產4000萬噸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堅實基礎。
“該地區平均水深在15-20米之間,開釆難度不大。墾利凸起上以輕質原油為主,油層厚度在8到20米之間,雖然單一油層規模不會太大,但多層系可形成可經濟性開發規模,做到有效開發和開采的經濟性是最重要的兩點。”曾在渤海南部從事石油勘探開發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記者還了解到,在墾利6-1發現的基礎上,中海油將繼續推進油氣增儲上產,推動渤中19-6試驗區以及我國首個自營整裝深水油田流花16-2等8個新項目順利投產,力爭國內原油和天然氣產量持續增長。
利好原油戰略儲備
作為全球最大制造業國家之一,中國歷來是石油消費大國。Wind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石油消費量達6.2億噸。2019年,全國原油年產量僅1.9億噸,原油進口依存度超過70%。 在此背景下,做好原油儲備就尤為重要。2007年12月18日,旨在加強中國戰略石油儲備建設、健全石油儲備管理體系的中國國家石油儲備中心正式成立,擬用15年時間,分三期完成石油儲備基地的建設。 《國家石油儲備中長期規劃(2008-2020年)》顯示,2020年中國將形成相當于100天石油凈進口量的儲備總規模。 2019年9月,國家能源局表示,商業和戰略原油庫存約為80天的凈進口量,較目標至仍有20天凈進口量的缺口,約2570萬噸。 從增加原油儲備角度來說,無論是新油田的發現還是國際油價暴跌,都是利好消息。 中大期貨指出,一般認為在國際油價跌破40美元/桶時,中國就會打開建立原油戰略儲備的窗口。目前國際油價遠低于這一水平。
wti原油近五年走勢圖。數據來源:英為財情
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以及全球經濟、俄羅斯沙特“石油價格戰”影響,國際油價已自1月高位下跌超過50%。
3月24日,國際油價大幅走高,布倫特原油期貨收漲3.35%,報30.27美元/桶,重回30美元上方。此前,18日,布倫特原油期貨收于24.88美元/桶,為2003年5月8日以來的最低收盤價;WTI原油期貨收于20.37美元/桶,創2002年2月20日以來新低。
近10年中國的大額采購歷史顯示,每逢國際油價暴跌之時,中國的戰略儲備便會加速采購原油。如,2015年-2016年國際油價低點的時候,中國戰略儲備注入速度明顯提升。此次油價大跌,也被原油分析師們認為是增加原油儲備的機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