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飯店協會研究院發布的《新冠疫情下中國餐飲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報告》顯示,一些低風險地區的餐飲堂食企業逐步在復工,大型連鎖餐飲企業的復工率近60%,高于平均值。但目前行業復工率較低,復工比例在30%以下的占93%,73%的餐企認為復工比例在10%以下。
在現有餐飲企業暫未完全復工的情況下,新增餐飲企業數量則下滑明顯。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2020年2月1日-3月12日,全國新增餐飲企業僅53,129家,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4.9%。
10年間餐飲企業擴至千萬家規模 九成企業注冊資本不足百萬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行業限定為“餐飲業”,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餐企數量達1,096萬家,包括正餐服務、快餐服務、飲料及冷飲服務,以及其他餐飲業等。時間回溯到2010年,當時全國餐飲企業數量僅88萬家。10年時間,中國餐飲行業的“盤子”大了不少,10年間餐飲企業的平均增速超30%,并在2015年達到峰值。
(數據來源:天眼查專業版)
2015年,互聯網巨頭百度、阿里、美團紛紛涌入餐飲外賣行業,資本的介入使得當年餐飲外賣行業融資次數到達頂峰。然而巨頭和資本的涌入、競爭的加劇,加速了餐飲行業洗牌。隨后兩年時間里,不少中小企業因生存困難而退出。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退出市場的企業超324萬家(包括吊銷、注銷餐企)。
(數據來源:天眼查專業版)
從注冊資本來看,目前市場上九成的餐企注冊資本集中在0-100萬之間。其中,上市餐飲企業僅81家。中國餐飲企業中,個體工商戶、有限責任公司、個人獨資和外商投資的比例已占到98%以上。
全國新增餐飲企業同比下滑64.9% 湖北僅新增3家
餐飲業是此次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之一,2020年2月1日-3月12日,全國新增餐飲企業僅53,129家,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4.9%。(2019年2月1日-3月12日,全國新增餐飲企業151,352家)。
分地域來看,新增的餐飲企業主要集中在貴州、廣東、四川、福建和山東。其中,疫情中心的湖北省,餐飲業基本停擺,在此期間僅增加了3家餐飲企業,而去年同期則新增了3,810家。據了解,湖北低風險地區非限制清單企業可復工,但堂食類餐飲企業在疫情解除前不得復工復產。
從企業類型來看,新增的5萬多家餐飲企業中,超97%均為個體工商戶,其次為有限責任公司。
由于受疫情沖擊較大,相關部門日前出臺了一系列對餐飲住宿企業的支持政策,包括對疫情防控期間住宿餐飲企業等生活服務收入免征增值稅等。據商務部服貿司司長冼國義介紹,截至2月25日,22%的企業表示已經享受到支持政策,一些大型住宿餐飲企業得到了銀行的貸款支持,明顯緩解了資金壓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