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肆虐,不少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保險業線下業務也遭受不小的打擊。
近日,銀保監會中介部向各保險公司、專業中介機構下發通知,要求切實采取防控措施,包括調整工作方式、工作計劃和考核要求,嚴禁客戶集中拜訪,嚴禁晨會、推介會等。
業內人士預估,如果疫情影響持續3個月,線下代理人隊伍不保,人員脫落率可能會超過50%。
不過,危機往往與機遇并存,保險業或迎來線上突圍時刻。
網絡互助攜手
在這場保險線上突圍戰中,首先登場的是網絡互助平臺。
1月26日,康愛公社上線新型肺炎臨時互助社。
緊隨其后的是360互助,就在1月29日,360互助發布“互助升級公告”,宣布即日起平臺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臨時列入互助升級范圍。
1月31日,“相互寶”上線了“相互寶新冠肺炎特殊保障”。
除上述互助平臺外,水滴、新浪互助、支付寶互助、美團互助等也紛紛啟動與新型冠狀病毒有關的互助計劃。
可以說,網絡互助正在成為一股為普通用戶提供保障的新力量。根據2019年末的數據,網絡互助已累計覆蓋1.8億人。
艾媒咨詢發布的《2019中國網絡互助發展專題研究報告》顯示,網絡互助低參與門檻、低成本的特點,推動其逐漸成為老百姓在社保、醫保之外的第三份基礎保障,未來三年增長空間巨大。
險企業務線上化
無疑,此次疫情考驗著險企線上化經營的能力。總體來看,險企目前大多在在線投保、自助理賠上發力。
比如,新華保險發文指出,引導隊伍通過線上平臺辦理業務,保障疫情期間各項業務正常開展:一是借助線上平臺完成在線投保;二是接收電子保單即時獲得保障;三是借助在線回執完成保單簽收。
中國太保方面,進一步簡化理賠程序,增加線上理賠,客戶打開“太平洋保險POP”APP,遠程視頻連接云柜面,云柜員“云小福”將提供專業服務。此外,95500客服電話、“太平洋保險”APP、“太平洋壽險”“太平洋產險”微信服務號等,也將全天候提供各種保險服務。
人保財險則推動農險全流程線上化投保,支持客戶通過農險移動承保理賠APP或微信小程序等線上化工具,提交投保信息及對應證件資料,線上辦理電子簽名、承保公示、電子保單確認等環節,實現農戶線上自助投保,解決現場收集投保資料難題。農戶在家上保險,農險線上自助投保,理賠和保險服務也可以農戶在家自己辦,工作人員通過遠程查勘定損。
也有將日常辦公作業直接線上化的例子,如平安人壽北京分公司一律進行線上化操作,其中,早會、考勤、培訓等都放到線上操作,99%以上的客服業務可通過金管家APP和空中客服進行線上遠程辦理。
互聯網保險機遇
疫情的發展也極大地刺激了一直以線上經營為主的互聯網保險的發展。
據報道,一份眾安保險電話會議紀要顯示,自1月20日以來,其尊享系列產品的日均保費增速基本都在高兩位數增長,甚至有時達到100%以上,相較于疫情前增幅較大。
關于疫情對其他產品的影響,眾安保險稱,由于出行減少,對于航空意外險、車險有短期影響,但不影響長期發展;生活交費如退貨運費險等,由于春節期間,物流運力本來就受到限制,因此具體影響還需后續觀測。
“我們認為產品銷售高增長主要源于用戶保險意識顯著提升+用戶戶外活動受限導致更青睞線上產品購買。這段時間的健康險業務增長中大部分來于自有平臺(包括自有APP、小程序、H5頁面等)。”眾安保險上述會議紀要顯示,該公司在疫情期間出臺了一系列應急預案,包括為用戶提供免費的在線問診、免費的心理咨詢(均通過第三方平臺合作完成),并通過微信公眾號、朋友圈短視頻投放(如保險知識教育、保險產品提示)等方式推廣尊享系列的產品,目前自有渠道投放的費用率略高于30%(此前渠道費用/保費約25%至30%),但整體可控,且自有渠道的客戶粘性會更高,續保率約70%指80%。
華創證券分析師認為,在傳統渠道受阻的情況下,互聯網渠道贏得彎道機會,互聯網渠道剛好可以彌補傳統渠道獲客和成本問題,短期保險和互聯網的融合已形成較好的運營模式,百萬醫療就是很好的例子。但傳統長期壽險與互聯網的融合還在初期,需加以時日。
此外,隨著金融業務的逐步走向線上化,提供技術支持的金融科技以及線上工具等也迎來新發展。據了解,針對疫情,國美金融聯合醫加壹、360金融聯合醫聯等企業開通了7*24小時免費在線義診,減輕了門診壓力。此外,金融科技平臺還推出覆蓋多種疾病方向的線上免費義診,24小時內回復率高達100%。
倒逼行業加快轉型
有分析稱,目前線下銷售受阻,新單營銷暫時承壓,一季度保險公司業績計劃和增員也被打亂,卻可以倒逼險企加大科技轉型力度,刺激客戶對健康險的需求,長期來說有利于保險行業正面發展。此外,鑒于上次非典后的情況,公眾憂患意識增加,投保意向增加。長期來看,有利于健康險和責任險發展。
大家保險總經理徐敬惠發文稱,這次疫情將推進行業的轉型升級。“這次疫情對保險業務直接造成的擾動甚至沖擊,應該是短暫的。疫情不會改變保險行業整體持續增長的趨勢。同時也必須看到中國經濟正處于深刻轉型調整之中,而這一次疫情,將會促使轉型調整的步伐加快”。
他表示,對壽險行業來說,多年來沉積的路徑依賴、粗放經營、短期行為已成為發展瓶頸。而疫情發生以來,很多保險公司主動作為、應對挑戰,監管部門出臺政策、正確引導,在充分發揮保險保障功能上出現許多積極變化。在疫情的考驗下,保險公司愈加體會到保險消費的不足,愈加認識到保險轉型的必要,愈加感覺到保險科技的重要。
關于具體的影響,徐敬惠列舉了以下4點:
加快調整業務結構,強化產品保障屬性;
積極推進業務轉型,加速線上線下服務融合;
提升信息化支撐能力,加深管理精細化程度;
全面宣傳保險知識,改善國民保險意識。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