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央部署,作為10個試點地區之一,北京扎實推進差旅電子憑證網上報銷改革。從公務差旅“小票據”入手,分兩批組織試點單位開展工作,通過網上審批、網上支付、網上報銷的全流程電子化管理,進一步規范差旅行為,降低行政運行成本,實現了財務管理的“大改革”。
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本市共有184家單位27080人完成了“公務之家”注冊應用,實現試點單位注冊率100%,人員注冊率78.7%,累計激活人數7864人,填制出差申請單1180次,累計報銷金額345.5萬元,試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首先,構建起了公務差旅網上報銷新模式,降低運行成本。北京財政強化制度建設和技術支撐,形成以一套工作方案為依據,一套業務流程規范和一套報銷還款操作手冊為指南的“1+2”管理模式。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實行公務人員出差網上申請、審批、報銷,機票、火車票、汽車票、住宿賓館等網絡預定,公務卡快捷支付、國庫集中支付系統自動還款,會計檔案電子化存儲的全流程電子化管理,打破了公務差旅“跑簽”、“貼發票”、“數票據”的傳統模式。差旅審批報銷實現從“紙流”到“電流”的轉變,打通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最后一公里”。
“差旅審批不再受時間空間限制,審批時間由1-2天壓縮到半天;差旅報銷依托高效的電子化,財務人員只需幾個小時便可完成,切實減輕出差人員和財務人員的負擔,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行政運行成本。”北京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其次,為更好地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本市將財政財務管理規定嵌入電子化管理全流程,在系統中預置差旅費標準、政府采購標識、超標提前警示、費用自動核算、修改記錄醒目標識,強化事前風險控制,防范彈性操作。試點單位按照本單位的財務報銷相關管理制度,明確制定匹配網上報銷的具體操作程序,建立多重校驗的審核機制,將報銷管理制度固化于系統中,規范審批事項和流程,網上審批更加透明高效,有效杜絕人為干預。
改革后,差旅票據實現無紙化,紙質貼票報銷轉變成電子憑證報銷,利用統一規范的電子憑證,解決了過去紙質票據參差不齊、真假難辨的問題。通過專用電子設備和云端保管電子憑證,確保電子文件長期可用和可靠存儲。以公務差旅費用報銷為切入點,帶動機票、火車票、汽車票、住宿發票等相關票據的電子化應用,以及相關會計檔案的電子化存儲,公務人員對電子文件的便捷高效有了初步體驗,為國家電子文件管理理念的應用普及奠定基礎。(記者 林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