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5G時代開啟,汽車自動駕駛或許將從想象變成現實。
無論是百度擁抱人工智能,還是華為對5G技術的研究與創新,中國似乎迎來自動駕駛發展的“黃金時期”。中智行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勁認為:“在5G的助力下,中國的自動駕駛有可能會后發先至。”
全球市場調研機構IHS Market預測,伴隨5G推動L4/5自動駕駛逐步落地,2030年國內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收入規模有望突破萬億。這意味著,自動駕駛的美好未來似乎將觸手可及。
5G加持自動駕駛
5G時代到來,影響的不僅僅是通訊行業,還有汽車自動駕駛技術。
在“汽車新四化”浪潮的沖擊下,各大車企都提出了自動駕駛出行的美好愿景。不過,目前大多數主機廠的自動駕駛水平仍在L2級。L4和L5級自動駕駛的挑戰難度很大,其技術瓶頸在于將車輛、道路信息等實時數據傳輸時需要足夠的速度吞吐,以保持穩定性及安全性。
而能夠提供高速傳輸并擁有低延時特性的5G技術,如果能與車聯網(V2X)實施運用相關聯,就可以構建智慧交通體系,加速自動駕駛汽車落地。
此前,各大主機廠及科技公司一直強調AI的自動駕駛技術路線,如今5G技術驅動下的自動駕駛正演化出一條新技術路線。
“中國在5G技術上已遙遙領先,將5G與AI融合就能感知覆蓋更多場景、彌補路測數據的不足,從而提高自動駕駛的安全性,以更快實現落地和普及。”中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副總裁張振林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
據了解,中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動駕駛路線就是5G+AI,即人工智能通過深度學習,使車上加載的傳感器感知周邊物體,并依賴車上搭載的計算平臺實時感知規劃路徑,對車輛進行控制。
不過,從技術角度來看,自動駕駛并非一家公司就可以實現,需要行業整體協同發展。例如,車輛自動駕駛時的數據采集等離不開高精地圖的整合與對接。
萬億市場待開發
中信建投證券在一份研報中預計,2019年中國將新建開通5G基站10萬個左右,預計全球在30萬~40萬個基站。這意味著,未來5G產業將迎來一輪巨大的基礎設施建設潮。
誠然,5G的加速推進使自動駕駛的落地可能性在不斷增大。全球市場調研機構IHS Market預測,2025年全球自動駕駛汽車銷量將達到60萬輛,2035年將達到2100萬輛,預計2020年L1/2滲透率有望達到40%,2025年L3、L4/5 滲透率分別有望達到15%、5%。伴隨5G推動L4/5自動駕駛逐步落地,2030年國內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收入規模有望突破萬億。
萬億市場規模之下,汽車產業上下游產業鏈都希望能切分這塊巨大蛋糕。當下,主機廠和科技技術公司都在“自力更生”,積極布局。例如,今年10月,大眾汽車集團宣布成立自動駕駛子公司Volkswagen Autonomy,計劃在下個十年的中期開始自動駕駛的大規模商業化。今年10月,華為發布了行業第一個自動駕駛移動網絡解決方案,并將在明年推出系列化的無線網絡自動駕駛的L3應用。
但不同行業之間的“合縱連橫”更會是未來自動駕駛落地的主流發展方向。王勁表示:“未來,自動駕駛的發展將會融合四個行業,即人工智能、汽車主機廠和零部件供應商、電信運營商及未來出行產業。”
王勁的預判正在成為現實。例如,北汽集團與中興通訊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基于各自資源優勢展開合作,包括應用于智能網聯汽車的通信芯片及5G V2X和后續演進技術方案,預計將會在2022年后實現L3及以上自動駕駛汽車的商業化。
盡管5G和AI技術在加速自動駕駛發展,但自動駕駛之夢并非觸手可及。王勁表示:“自動駕駛想要真正要落地,走進日常生活,還需千錘百煉。”
◎多家企業布局自動駕駛領域
10月21日
現代汽車宣布推出 SCC-ML(基于機器學習的智能巡航控制)技術
10月22日
三菱電機展示最新版自動駕駛系統 xAUTO
10月23日
博世和廣汽研究院發布L4級自動駕駛代客泊車系統
10月28日
大眾汽車集團宣布成立自動駕駛子公司 Volkswagen Autonomy
10月29日
華為面向中國市場正式發布自動駕駛網絡解決方案
10月30日
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瑞薩電子株式會社宣布加入AVCC聯盟(自動駕駛汽車計算聯盟)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