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公司貝恩、谷歌和淡馬錫控股日前聯合公布的東南亞數碼金融服務調查報告指出,在各類數碼金融服務中,電子付款的發展速度最快,當前市場滲透率達40%,到2025年總交易額預計將突破1萬億美元。
調查報告顯示,目前東南亞區域數碼金融服務約占整體金融服務收入的11%。到2025年,在更加完善的基礎設施、充足資金和政策支持下,該行業收入有望翻一番,增長至600億美元。電子匯款、借貸、投資和保險服務市場滲透率目前都低于15%,仍有很大增長空間。
此次調查范圍包括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菲律賓6個國家。報告認為,區域消費者對金融科技和消費科技平臺的接受度將日益提高,新進入的公司也能迅速贏得消費者信任,拉近與資深業者的差距,這在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快速增長市場尤為明顯。
報告指出,未來金融服務市場增長空間巨大。東南亞至今仍有75%人口沒有銀行賬戶或無法享有完善金融服務。電子借貸、投資和保險服務未來6年的年均增幅都將超過20%。此外,東南亞區域數碼消費者人數過去3年從2015年的0.9億人增長至去年的2.5億人,增長2.8倍,預計到2025年將突破3億人,每人每年平均數碼消費額也將增長兩倍至390美元。
上述3家機構日前公布的東南亞數碼經濟報告預計,區域數碼經濟市場規模預計在2025年時增加兩倍至3000億美元。隨著個人與中小企業貸款迎來創新變革,電子借貸未來將成為數碼金融服務業的最大收入來源。記者蔡本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