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雙十一”,結合“短視頻+網紅直播+電商”的“帶貨經濟”熱度飆升。互聯網招聘平臺BOSS直聘12日發布《“帶貨經濟”從業者現狀觀察》顯示,“帶貨經濟”行業收入兩極分化嚴重,逾七成從業者月收入不過萬元(人民幣,下同)。
報告調研了2342名“帶貨經濟”從業者,主要涉及購物主播、商務、短視頻策劃制作、經紀人、直播運營等帶貨生態核心崗位。
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淘寶直播帶貨金額破千億元。“帶貨經濟”行業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吸引大量人才流入,行業平均薪資水平漲幅明顯。
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個季度,“帶貨經濟”行業平均薪資為10570元,較2018年同比漲幅達到17%。廣州、杭州為“帶貨經濟”行業人才需求量最旺盛的城市,上海相關崗位平均月薪領跑全國,達到12160元。
2019年“雙十一”當晚,一些知名主播的直播吸引千萬級用戶在線觀看,帶貨金額近億元。高光背后,是連續不斷的高強度直播。數據顯示,近4成“帶貨經濟”從業者每天平均工作8—12小時,17.8%的主播最長連續直播10小時以上。
然而,在這場拼體力和腦力的“帶貨”廝殺中,兩極分化極為嚴重,大浪淘沙成為這個新興行業的常態。
報告數據顯示,76.6%的“帶貨經濟”從業者最高月收入低于萬元。底薪+提成的收入結構使得帶貨數量變得異常重要,然而各平臺的流量大部分傾向于少量的頭部帶貨主播,大部分帶貨主播無人問津,66.3%的“帶貨經濟”從業者入行不到半年,58.2%的人都在考慮轉行。
面對“帶貨經濟”行業爆發式增長的人才需求以及人員的不穩定,招聘者更傾向于選擇學歷不高、長相出眾的農村青年。
數據顯示,75.7%的“帶貨經濟”從業人員為本科以下學歷,49.7%的人員來源于農村。一位來自陜西省偏遠農村的主播表示,不怕辛苦,自己通過努力已經給家里蓋了新房,還養著四口人。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葉青認為,“帶貨經濟”作為新興行業,其崛起背后是網絡主播長期對粉絲流量的積累,每個從業者擅長的領域不同,造成分化是正?,F象。近年來,不少鄉村土特產以直播方式走俏,這也為農村經濟發展、返鄉青年就業提供了新門路。(完)(記者 梁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