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世界經濟低迷,我國吸引外資今年來仍逆勢增長。近日的國常會又研究確定了一系列擴大吸引外資的政策,從擴大開放領域、促進投資便利化、保護外資合法權益等方面進一步加碼穩外資政策。專家表示,擴大吸引外資的政策出臺有利于倒逼深化改革,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
國常會明確,要擴大對外開放領域,全面取消在華外資銀行、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業務范圍限制,落實好新修改的外資銀行和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
“未來,中國銀行業對外資的進一步開放可能主要在取消外資機構資產規模限制、放松乃至取消持股比例限制,業務范圍擴大至中資銀行同等水平等三個維度展開。”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
“2019年國家版‘負面清單’中金融行業的規定為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期貨公司、壽險外資公司的外資股比在2021年之前不能超過51%。這些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的擴大開放也是外資企業強烈呼吁的。”商務部研究院外國投資研究所副主任張菲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開放領域方面,國常會還要求清理和取消未納入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的限制措施。
商務部研究院產業國際化戰略研究所所長崔衛杰表示:“這對進一步完善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義,是這次政策的亮點之一,將進一步推動內外資一致原則的落實,給予外商國民待遇,平等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
在投資便利化方面,新一輪的穩外資政策要求,合并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合并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和用地批準。
在改善營商環境,促進投資便利方面,我國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現在外資到中國來投資,不需要逐案審批,99%的企業到中國來,只要到工商監管部門注冊就可以了,只有不到1%的企業才需要審批。”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此前表示。
數據顯示,前9月我國新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達到30871家,實際使用外資為6832.1億元,同比增長6.5%,折合1007.8億美元,同比增長2.9%。
“我們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我們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吸引外資質量和水平也不斷提高,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外資占比明顯提升。外資企業貢獻了近20%的稅收,在激發創新活力、帶動產業升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商務部部長鐘山稱。
不過,“中國的營商環境仍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特別是在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改進。擴大引進外資,有利于倒逼我國深化改革,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有利于與國際高標準接軌。”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倪月菊表示。
倪月菊說,在全球經濟增速下降,外商投資整體下滑的大背景下,中國擴大開放的舉措,會增加跨國企業的投資信心,讓更多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分享中國改革開放的紅利,從而對全球經濟增長起到一定程度的支撐作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