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20年來,老年人口數已從1.31億升至2.49億。專家11日在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由于勞動力供給依然較豐富,人口素質大幅上升等因素,老齡化社會的人口紅利仍然存在。大力發展老齡產業不僅有利于經濟增長方式轉型,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選擇。
“從現在到2050年,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數從約2.5億增長到近5億。與此同時,15到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數從現在的9.1億減少到7.2億,比改革開放初期的勞動總量仍多1.8億,勞動力供給依然比較豐富。”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表示。
原新稱,當前,中國人的健康水平和受教育水平整體提升,正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本大國轉型;老年人力資源開發潛力巨大,健康壽命的延長對老年人口的經濟參與提供了基本保障。
“人口老齡化是動態的。”原新強調,隨著多年來中國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政府對于老年人慢性病、醫養結合等民生問題的關注,中國老齡化社會的進程正經歷從“未富先老、未備先老、未康先老”向“邊備邊老、即富即老”的轉變。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杰華指出,大力發展老齡產業有利于經濟增長方式轉型,老齡產業發展近年來也面臨著黃金機遇期:各種公共政策在有力推動產業發展,例如養老服務、智慧養老,以及多地推行的適老化設施改造;中國老年人消費觀念的變化也將推動中國老齡產業規模不斷增大;老年人對護理、旅居養生等多元化需求,以及科技的發展也給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機遇。陸杰華呼吁,希望政府決策者、企業、社會各方共同努力,推動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完)(記者 李亞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