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26日在海口舉辦的海南省“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系列主題交通專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海南正在謀劃350公里時速高鐵、既有鐵路三亞至樂東段公交化旅游化改造,以及環島高鐵澄邁-??陂_行市域列車等項目。
“70年前,海南交通十分閉塞,無論是貨物還是人員,進出島只能依靠木船,當時的秀英港只能???00噸以下船只。島內道路通行能力嚴重不足,建省前沒有一條高速公路。”海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林東在會上回顧了70年前海南的交通運輸狀況。
林東說,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后,交通運輸事業突飛猛進,“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構建起綜合交通運輸立體網絡,與內地乃至世界各地實現互聯互通,天塹變通途。”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海南環島高速、海文高速、中線高速、文瓊高速等高速公路相繼建成通車,有力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萬洋、儋白、山海、文臨等高速公路先后開工建設,縣縣通高速目標即將實現。
據統計,截至2018年底,海南全省通車總里程35023公里,國道2288公里,省道1519公里,公路網密度103.3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列全國第14名,全島“一縱三橫四環”互聯互通交通主干網正在形成。“田”字型高速公路正向“豐”字型高速公路網拓展升級,預計到今年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1153公里。海文大橋、洋浦大橋、清瀾大橋、博鰲通道等一批橋梁隧道的建成,促進了區域協調發展。
在水運方面,目前海南省已形成“四方五港多港點”發展格局,至2018年底,全省港口擁有生產性泊位148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74個,2018年全省港口貨物吞吐量為18286萬噸,全省集裝箱吞吐量為240萬TEU。已開通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9條,內貿集裝箱班輪航線33條,港口資源整合取得突破性進展,成功促成中遠海運進駐海南,推動港口資源整合工作。
“建省前,島內只有大英山一個機場,進出航班只有4條,坐飛機需要單位開證明。”林東回憶。如今,海南民用航空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建成??诿捞m國際機場、三亞鳳凰國際機場、瓊海博鰲機場和三沙永興機場4個機場。
海口美蘭、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均突破2000萬人次,最多時共執飛境內外航線501條,航線網絡覆蓋境內大部分主要城市和港澳臺地區,英國、意大利、俄羅斯、澳大利亞等19個國家。
林東表示,對標海南自貿區(港)建設,海南在交通方面大膽改革創新,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新能源共享汽車等新業態發展;創新制定出臺《瓊港澳游艇自由行實施方案》,簡化游艇入境辦理相關手續。此外,海南還在積極謀劃在全國率先啟動里程費改革研究等,各項改革工作正蹄疾步穩推出。(完)(記者 洪堅鵬)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