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公司分類結果出爐以及金融業開放加速,會加大券商行業洗牌壓力,但頭部券商優勢會逐漸展現,短期市場可否打破僵局仍需看券商臉色。
受益于市場環境改善,以及重磅行業政策接連出臺等多重利好因素影響,2019年上半年券商業績普遍增長,且增幅明顯。其中,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三大龍頭券商位次基本落定,增幅略有分化;中小券商普遍業績增長彈性較大。
制度臻于完善,政策紅包不斷,科創板平穩運行,券商業務趨于規范,業績增長勢頭良好。賣方研究看好券商板塊下半年的表現。
上海一位資深非銀行業研究員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中國經濟轉型需要資本市場來賦能,資本市場的改革需要國際一流的投資銀行。長遠來看,券商板塊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龍頭券商增幅分化
近日,國泰君安證券披露上半年業績快報,三大龍頭券商業績悉數出爐。然而,三家券商的業績增幅差異較大。
從營收及凈利表現來看,中信證券摘得雙料冠軍。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收218.59億元、177.17億元、140.95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9.33%、61.91%、22.99%。三家券商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64.46億元、55.23億元、50.20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15.83%、82.22%、25.22%。
其中,國泰君安在業績快報中表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歸母凈利同比增長47.17%。原因是2018年上半年,國泰君安因處置國聯安基金51%股權獲得6.47億元的投資收益,同時還獲得5.93億元的財政專項扶持資金,均為非經常性損益項目金額。
相較而言,中信證券的業績同比增幅較小。華創證券在研報中分析到,一方面,去年二季度是中信證券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表現最好的季度,存在一定高基數影響;另一方面,今年一季度受益于市場回暖,該公司投資收益大增106%,而二季度進入調整期,自營收益預計將大幅回落。
今年下半年,三家龍頭券商的業績表現有望繼續為市場帶來想象空間。
中信證券收購廣州證券穩步推進,目前已進入監管審核流程;同時公告清倉中信建投A股股權,數家研究機構調增其盈利預測。國泰君安證券近日公告稱,擬通過上海證券實施增資擴股的方式,來解決同業競爭問題,股權增值部分將確認一定當期投資收益。
中小券商業績彈性大
今年上半年,中小券商“如遇甘霖”,普遍迎來業績改善,且業績增長彈性較大。在已披露業績快報的上市券商中,中小券商凈利增五成基本為“起步價”。
如國海證券、山西證券,凈利潤增幅超過200%。其中,國海證券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88億元左右,增幅達281%左右。山西證券預計上半年凈利潤為3.8億元至4.67億元,同比增長246.59%至323.62%。
與此同時,長江證券、東北證券預計凈利潤增幅超過100%,華西證券、長城證券、西部證券等凈利潤增幅預計超過50%。
天風證券研報顯示,中小券商因為2018年低基數和2019年上半年自營投資業務改善,驅動上半年業績大幅回升。
在業績大幅增長的同時,股權質押等業績“雷區”依然存在,部分券商發布資產減值計提公告,累計計提減值準備逾10億元。
受益市場環境改善
市場及交易環境的改善,成為今年上半年券商業績向好的重要原因。
2019年上半年,證券市場行情回暖,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分別較年初上漲19.45%和26.78%,市場交易量同比增長,券商業績迎來全面回暖。
對于業績增長原因,多家券商在公告中對市場改善的“威力”予以闡述。申萬宏源表示,主要是受市場環境影響,公司所屬證券子公司的個人金融、證券自營等業務板塊經營業績增加。
行情催化之下,券商各大業務條線均迎來可觀增量。相較龍頭券商,中小券商業績彈性更大,多個業務條線改善,助推業績增長。
如東北證券的自營投資業務、經紀業務、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實現大幅增長,國元證券的銷售交易、資產管理、證券經紀等業務收入同比均實現增長,長江證券的財富管理、投資業務等收入均實現增長等。
政策紅利成重要驅動
與此同時,接踵而至的資本市場政策紅利,亦成為業績增長重要的驅動因素。
7月26日,證監會就《證券經紀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其主要內容包括:一是首次嘗試對證券經紀業務作出界定,二是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三是全面規范主要業務環節,四是強化證券公司內部管控責任,五是強化監督管理與責任追究。
華泰證券認為,《管理辦法》圍繞為投資者提供專業證券交易服務的核心定位,引導行業回歸本源。同時,從管理客戶、管理交易、管理人員等多個角度入手,提升經紀業務運作規范程度。此外,為未來降低業務同質化、實現證券公司功能差異化、探索發展成熟市場較為普遍的主經紀服務留出了空間。
今年以來,券商重磅政策接連不斷。證監會發布《證券公司股權管理規定》,推動券商分類管理,支持券商差異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重啟內資證券公司設立審批,有利于引進優質內資股東,推動證券行業充分競爭;就《證券公司流動性支持管理規定》公開征求意見,有助于券商有效防范、應對并化解中小券商等非銀機構可能面臨的流動性困境。
科創板自7月22日開市以來,整體保持平穩運行,市場主體參與熱情較高,交投活躍博弈充分,為券商貢獻業務增量。截至8月2日,上交所共受理149家企業提交的科創板發行上市申請,累計來自40家保薦機構。
興業證券研報認為,以股指期貨、轉融券為代表的券商業務領域正逐步優化和松綁,券商經營環境改善預期仍然較強,券商板塊估值處于合理區間。建議密切關注科創板推出運行情況,以及券商業務領域“松綁”和優化進度。
迎來歷史性機遇
今年以來,Wind券商指數累計漲幅超三成,多只券商股漲幅超五成。市場觀點認為,券商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看好其中長期發展前景。
中信建投證券非銀團隊表示,繼續看好下半年券商板塊行情。隨著國內直接融資市場的擴容、對外開放進程的推進,證券業供給側改革將持續深化,綜合實力突出、風控制度完善的龍頭券商將受益于行業集中度的提升。
獨立財經評論員郭施亮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券商板塊屬于強周期行業,走勢對市場具有先導影響。2019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出爐以及金融業開放加速,會加大券商行業洗牌壓力,但頭部券商優勢也會逐漸展現,短期市場可否打破僵局仍需看券商臉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