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網站消息近年來,除了北京等極少數特大型城市以外,國家連續頒布的多項政策,正推動未來落戶城市的“門檻”進一步降低。
6月17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6月份定時定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加快實施以促進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提高質量為導向的新型城鎮化戰略,將著力抓好重點人群落戶,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允許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確保有意愿、有能力、有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應落盡落、便捷落戶。”
重點人群落戶門檻再降低
在17日舉行的發布會上,孟瑋表示,當前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的中后期,從國際比較看,2017年,上中等收入國家平均城鎮化率為65.45%,高收入國家平均城鎮化率為81.53%,同期我國城鎮化率為58.52%,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7個百分點,但與處于相同發展階段的上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相比,低了近7個百分點,與高收入國家差距更大,還有很大發展潛力。
圍繞新型城鎮化邁向高質量發展,孟瑋介紹,首先將著力抓好重點人群落戶,打通在城鎮穩定就業居住5年以上和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等重點群體的落戶通道,積極推進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落戶,允許租賃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戶口落戶,確保有意愿、有能力、有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應落盡落、便捷落戶。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發布《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以下簡稱《重點任務》),指出要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并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占主要比例。
99%城市有望放寬落戶
近年來,國家在落戶政策上頻繁加碼。
2014年3月,國務院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同年還發布了《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方案》,將江蘇、安徽兩省和寧波等62個城市(鎮)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在《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中,提出以合法穩定就業和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等為前置條件,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城區人口50萬~100萬的城市落戶限制,合理放開城區人口100萬~300萬的大城市落戶限制。
2018年,國家發改委印發《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提出中小城市和建制鎮要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大城市對參加城鎮社保年限的要求不得超過5年。其中Ⅱ型大城市不得實行積分落戶;Ⅰ型大城市中實行積分落戶的要大幅提高社保和居住年限的權重,鼓勵取消年度落戶數量限制。
2019年2月21日,國家發改委網站正式公布了《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在這份文件中,出現了“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即城區人口超過1000萬的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的字樣。
目前,我國僅有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城區人口超過1000萬。因此,這一部分內容的提出,被全社會普遍認為是我國戶籍制度將出現根本改革的標志,意味著國內99%以上的城市將放開放寬落戶限制。
而今年4月發布的《重點任務》也指出,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占主要比例。
多地落戶實現“零門檻”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8年年末,我國大陸總人口13.95億人,比上年末增加530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31億人,占總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個百分點。
盡管我國城鎮化率與部分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但從政策執行力度來看,全國多地在外來人口落戶方面已經基本實現了“零門檻”。
以杭州為例,從今年4月起,只要全日制大學??萍耙陨先瞬旁诤脊ぷ鞑⒗U納社保的,就可直接落戶。
再比如河北省石家莊市,從今年3月起,徹底放開落戶門檻,全國公民僅憑身份證、戶口簿就可向落戶派出所申請戶口遷入市區、縣(市)城區和建制鎮,而且配偶、子女、雙方父母戶口可一并隨遷,真正實現“零門檻”。
而廣州市從今年1月份以后,也全面放寬引進人才入戶的年齡限制,學士、碩士和博士分別從35、40、45周歲調整到40、45、50周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