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浙江省2019年“全國低碳日”活動在浙江金華舉行,現場,《2018年度浙江省低碳發展報告》(下稱《報告》)發布。《報告》指出,2018年浙江新興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全年“三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增加值占GDP的24.9%。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服務業已成為引領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報告》顯示,2018年,浙江省環境空氣質量在全國重點區域率先達標,人均和單位面積經濟生態系統生產總值位居全國首列,生態文明制度創新領跑全國,綠色發展綜合得分、城鄉均衡發展水平均位列全國第一,可持續發展水平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發布會現場。 錢晨菲 攝
《報告》指出,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服務業已成為引領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2018年,浙江省服務業增加值達30724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年增加7.8%,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6.2%。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15045億元,比上年增長14.2%,其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6631億元,增長22.0%。網絡零售額16719億元,增長25.4%;浙江省內居民網絡消費8471億元,增長25.0%。
此外,浙江交通用能結構持續改善。截至2018年底,該省節能環保型城市公交車達1.9萬輛,占城市公交車總數的53%;新建成充電站200座、充電樁1614個,全年累計提供充電271萬次、同比增長197.8%,充電電量5977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37.4%。該省港口岸電使用量超過500萬千瓦時,約減排二氧化碳3500余噸。
發布會現場。 錢晨菲 攝
浙江省經濟信息中心總經濟師鄭連革介紹,上述成績的取得得益于該省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發展清潔能源,倡導低碳生活方式,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深入做好低碳試點以及近零排放區示范工程建設等舉措。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報告》提示,隨著浙江經濟企穩回暖帶來的能源消費快速增長,部分地區能源強度不降反升,而能源活動領域碳排放約占該省全社會排放量80%左右,目前該省能源消費總量和能源強度控制紅線頻頻預警,碳強度下降幅度收窄,浙江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任務形勢嚴峻。
《2018年度浙江省低碳發展報告》。 錢晨菲 攝
對此,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王以淼表示,下一步,浙江要繼續扎實推進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低碳試點示范、碳市場建設、適應氣候變化、大氣污染防治和應對氣候變化協調治理等方面工作,知行合一,共同講好低碳發展的浙江故事。(完)(錢晨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