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中國空氣質量改善報告(2013-2018年)》。報告顯示,2013年以來,多項大氣污染物濃度實現了大幅下降,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總體改善。
隨著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大氣污染防治體系得以迅速建立。截至目前,《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確定的各項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全面實現。2013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增長、能源消費量持續增加,2018年全國GDP相比2013年增長39%,能源消費量和民用汽車保有量分別增長11%和83%。
其中,首批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42%,SO2平均濃度下降68%。重點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PM2.5平均濃度分別比2013年下降了48%、39%和32%。
同時,我國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得到扭轉。2018年,我國單位GDP的二氧化碳(CO2)排放較2005年降低45.8%,提前達到并超過了2020年單位GDP的CO2排放降低40%-45%的目標,為實現中國2030年左右碳排放達峰并爭取盡早達峰奠定了堅實基礎。
報告強調,將緊盯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時段,加快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優化調整,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全力以赴推進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全力以赴確保完成既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力以赴打贏藍天保衛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