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曝出的深大通暴力抗法事件令市場一片嘩然,昨天晚間,深交所譴責深大通及相關人員的行為。今天,深大通開盤跌停。其實在暴力抗法的極端行為之前,深大通已經暴露出了不少問題。事實上,隨著供給側改革進入新的階段,各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行業的競爭更為激烈,加之監管加強,像深大通這樣日子難過、問題頻發的企業越來越多。此前,*ST海馬公告擬出售超過400套房產。其背后是其凈利潤連續兩年虧損、股票“披星戴帽”、被逼無奈選擇“賣房保殼”。
隨著大盤持續調整,不少問題股股價大跌,而一些行業龍頭公司價值優勢顯現,如何看待這種市場分化現象?先來看一些投資者的觀點:
投資者:從價值投資的角度來講,有的企業經受不了市場的考驗。
投資者:個股的突發表現,有可能是周期性的一個變動。
投資者:整個行業上也是,龍頭公司會抓住整個行業的利潤吧。
監管趨嚴問題股加快暴露
最近的問題股特別多,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市場監管發生了變化,以前監管更多注重在市場交易層面,是不是有股價異動、資金是否合規等,現在更多地轉移到監管上市公司上面,比如說信息披露是否真實,公司治理是不是規范等。
深大通業績一般,去年在區塊鏈火爆的時候,它公告投資介入區塊鏈公司,題材引起市場的關注,今年工業大麻火的時候,它又公告和漢麻集團等公司展開合作。交易所問詢說深大通,一季度你說用區塊鏈技術來推動工業大麻在產業的發展,但在一季報里面投入區塊鏈的資金卻不到20萬,這樣怎么能保證你的區塊鏈技術優勢呢?像類似這種問題連續問詢,導致事件最后呈現到公眾面前。
價值規律漸起作用績差公司跌幅居前
另一個問題股多次出現的原因,還跟產業發展和產業競爭環境的變化有關。以汽車市場為例,2018年我國的汽車產銷量達到2800萬輛以后,出現了首次負增長,整個行業出現一個新變局,連最好的上汽集團也出現了利潤下滑,廣汽集團、比亞迪也有波動,排在行業后面的長安汽車等業績大幅下滑,海馬汽車連續兩年虧損,開始賣房。一些處在行業中下游的企業,競爭力弱一些的企業首先就會受到沖擊,暴露問題。
在市場的層面上,這些問題的出現也體現在股價上。一些好的行業、有競爭力的上市公司的股價,像藍籌股和優質股,股價反復再創新高,但一些問題股和績差股股價則跌跌不休。
2019年以來上證指數漲了15%,但是有700家公司股價下跌,跌幅超過30%的公司有50家,其中有35家是ST公司,這些公司業績差有問題,所以跌幅比較慘烈,目前市場就逐漸按照價值排序慢慢體現在價格上。
陸家嘴觀點:
現在市場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優勢的公司由于在市場占有率、市場規模方面越來越好,就有更多的實力去拓展品牌、改善服務、增加研發投入,所以它的發展前景和優勢會不斷體現。而一些弱勢的公司,生存就會受到擠壓,而且這個趨勢還在延續,所以投資者應該及早認識到這個問題。
記者:高國徽宋佳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