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公共交通工具逛商場購物的少了,坐在家里收快遞的多了。如今,遍布城鄉的快遞小哥們正在改變著人們的消費方式。
交通運輸部12日公布《2018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其中兩組數據值得關注:2018年,全國完成營業性客運量179.38億人,比上年下降3.0%;而郵政行業業務總量12345.19億元,比上年增長26.4%。
2018年,快遞業務量的增長成為交通運輸行業最大的亮點:全年快遞業務量完成507.1億件,比上年增長26.6%。快遞業務收入完成6038.43億元,增長21.8%,快遞業務收入占郵政行業業務收入的76.4%,提高1.5個百分點。
在4月11日國家郵政局召開的2019年第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指數研究室主任劉江介紹,目前快遞業增速依然居現代服務業前列,而且含金量不斷提升,目前快遞業務量每增長1個百分點相當于五年前增長5.5個百分點。
劉江介紹,從增量來看,從2016年起,每年快遞業凈增量基本達到百億件的規模,2018年凈增量達到106.5億件,創下歷史新高。預計2019年快遞業務量將超過600億件,同比增長22%;快遞業務收入將超過7000億元,同比增長18%。
第一財經記者從交通運輸部得到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814.5,同比提高23.6%,行業加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2018年我國快遞市場規模高位運行,市場結構持續優化,質量效益加速提升,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行業高質量發展進程加速,為宏觀經濟穩中向好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2014-2018年營業性客運量。資料來源:2018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
2016年3月~2019年3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資料來源:國家郵政局
國家郵政局介紹,從全球范圍看,2018年,我國快遞業務量超過美、日、歐發達經濟體之和,規模連續五年穩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國的3倍多,占全球快遞包裹市場的一半以上,成為全球快遞包裹市場發展的動力源和穩定器。
隨著城市投遞形式多元化和農村服務網絡快速延伸,我國快遞發展普惠程度日漸提高,普惠成效顯著。2018年,人均快件使用量為36件,較上年增加7件。快遞企業日均服務2.8億人次,相當于每天5人中就有1人使用快遞服務,快遞成為現代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數據顯示,目前,快遞業務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7‰,同比提高0.7個千分點,對經濟增長的直接貢獻提升。快遞業新增就業人數超過20萬人,對國內新增就業貢獻率達2%以上,為保就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第一財經記者從交通運輸部了解到,根據快遞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我國要基本建成普惠城鄉、技術先進、服務優質、安全高效、綠色節能的快遞服務體系,形成覆蓋全國、聯通國際的服務網絡。形成3~4家年業務量超百億件或年業務收入超千億元的快遞企業集團,培育2個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和良好商譽度的世界知名快遞品牌。
在2019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表示,今年,交通運輸部將繼續推進“交通+電商快遞”等扶貧模式,推進郵政快遞企業進服務大廳,推廣“網上辦事+網下寄遞”模式。提升冷鏈物流、城市配送等服務,推動快遞和電商物流等新模式發展,以及“郵政在鄉”和“快遞下鄉”換擋升級工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