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光纜總長度已達4358萬公里,4G用戶總數達到11.7億戶。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我國數字經濟也取得了較快發展。4月2日,記者從國新辦召開的發布會獲悉,經測算,到去年底,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了31萬億元,占GDP的三分之一。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楊小偉向記者介紹,目前數字中國建設在進展和成效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光纖寬帶用戶加速推進,截至去年底,我國光纜總長度達4358萬公里,4G網絡覆蓋持續擴大,4G用戶總數達到11.7億戶,全年凈增1.69億戶,5G核心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取得突破。二是大數據發展和應用加快推進。一批基礎性、戰略性的基礎數據庫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中央和國家機關62個部門、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面接入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三是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有力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據有關機構測算,到去年底,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了31萬億元,占GDP的三分之一。“互聯網+”行動扎實推進。四是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并提供全球服務,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內的世界各地均可享受到北斗系統服務。
此外,電子政務建設取得重大突破,“互聯網+政務服務”持續助推“放管服”改革,涌現出一大批“最多跑一次”、“不見面審批”等改革典型;惠民便民的信息服務日益豐富,網絡提速降費效果快速顯現,農村電商、網絡扶貧向縱深發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成果豐碩,中國率先提出的《G20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和《“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倡議》落地實施,信息基礎設施共建共享、電子政務發展都取得了明顯成效。
楊小偉介紹,在推進數字中國建設中,我國將加強核心技術突破,集中力量補齊短板,進一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強化戰略性前沿技術的超前布局,加快創新成果的轉化。同時,推動信息基礎設施優化升級,全面推動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網絡供給能力,進一步完善5G商用準備,全網絡推動IPv6進程。另外,大力發展數字經濟,進一步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加快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
相關新聞
短視頻平臺將全面推廣
“青少年防沉迷系統”
4月2日,針對有記者提出的快手、抖音短視頻軟件是否有針對兒童使用的規定,楊小偉表示,目前相關部門正在進行規范化管理,今年6月,全國主要短視頻平臺將全面推廣上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
楊小偉介紹,這一系統內置于應用中,用戶每次啟動時系統將彈出提醒,引導家長及青少年選擇“青少年模式”,將對呵護未成年人,尤其是農村地區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具有積極作用。“我們也將推廣一些好的視頻節目,比如精選的音樂、書法、繪畫等,一些適合青少年特別是貧困山區留守兒童喜聞樂見的內容,為他們提供服務,增強他們的閱讀量。”記者 李如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