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在改變各行各業,對傳媒行業也不例外。自媒體的崛起與融媒體戰略的橫空出世,就是重要趨勢。從資本市場而言,科技創新對傳媒的沖擊與變革,也會影響到傳媒上市公司的興衰與估值跌宕。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市場的回暖,資本頻頻出手增持傳媒板塊,而上市公司也再度邁開并購新媒體資產的腳步。3月17日晚,全通教育發布公告擬并購巴九靈是最新例子。
利好政策頻出臺技術變革掀熱潮
廣電板塊是傳統媒體在A股市場的典型代表。這些年來,該板塊市值的持續縮水。5G時代的來臨,為廣電類上市公司提供了重要的變革機遇期。
國家政策正推動廣電行業的變革升級。2018年11月,廣電總局印發《關于促進智慧廣電發展的指導意見》,力爭用3年到5年時間,廣播電視在內容制作、分發傳播、用戶服務、技術支撐、生態建設以及運行管理等方面的智慧化發展協同推進。
智慧廣電強調了廣電體系的協同整合,如“加快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互聯互通平臺建設”,整合傳播網絡、厘清治理結構。同時,智慧廣電重視技術應用,如“加快建立面向5G的移動交互廣播電視技術體系”,并將大數據、云計算、AI、VR、超高清等應用到內容生產等方面。
到了今年初,更進一步的細化配套政策隨之出臺。3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三部門共同印發《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下稱《計劃》),要求按照“4K先行、兼顧8K”的總體技術路線,大力推進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和相關領域的應用。
《計劃》提出,到2022年,我國超高清視頻產業總體規模有望超過4萬億元,4K產業生態體系基本完善,8K關鍵技術產品研發和產業化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與政策相呼應的是,一些廣電類上市公司已經公告了要積極布局5G領域。比如,電廣傳媒此前公告,公司與華為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合作內容包括5G端到端網絡建設部署及戰略規劃合作研究;5G行業業務孵化和示范推廣;打造視頻3.0平臺,做厚5G承載網等。
機構調研顯熱情上市公司忙回應
“春江水暖鴨先知”,在政策利好和技術變革的刺激下,作為市場的重要“玩家”,機構早已聞風而動。
近一個月以來,文化傳媒板塊的上市公司中,機構調研次數最多的當屬華數傳媒。今年春節過后至今,華數傳媒迎來了4次合計10家機構登門調研。參與調研的機構包括前海開源基金管理公司等知名機構。
華數傳媒獲機構如此青睞,與其在智慧廣電方面的布局不無關系。從華數傳媒公布的調研記錄來看,機構普遍關注其在智慧廣電方面的進展情況。對此,華數傳媒表示,將加強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及新媒體等領域的發展,加快向智慧廣電融合媒體運營商轉型,成為有競爭力的數字經濟發展主體。
具體來看,華數傳媒將從構建智慧城市、智慧家庭兩方面發力,加強與阿里云等戰略合作,同時,以華數智能機頂盒為中心,建設華數云以及各類行業性、社區性應用平臺,支持杭州“城市大腦”的建設。
除了機構對廣電的技術變革顯露出熱情之外,大眾投資者也積極關注。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不少投資者頻頻向相關公司發問,不放過政策落地的“蛛絲馬跡”。不過,上市公司持謹慎態度,回復也相當耐人尋味。
廣電網絡表示,目前公司的智能終端可以支持4K,秦嶺云電視平臺已開設4K專區。公司將積極關注行業動向,努力挖掘新的市場機會。
貴廣網絡表示,目前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正在申請5G牌照,貴州是全國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的智慧廣電綜合試驗區,超高清視頻、5G及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也將在貴州先行先試。5G是廣電行業的重大課題,公司將高度關注并積極參與,目前暫無5G產品。
華數傳媒也表示,作為廣電行業的一員,公司一直非常關注5G的發展,以及其中蘊含的商業機會,但截至目前,尚未對公司業務有實質性的影響。
洗牌中的傳媒板塊估值有望上調
子板塊的政策更迭與技術推進,能否給洗牌中的傳媒板塊帶來估值上的提升?
“傳媒行業分很多板塊,包括廣電、出版、游戲、影視等。政策面肯定有催化作用,再加上技術的不斷迭代更新,政策面對廣電板塊是比較利好的。而云游戲概念的提出和相關技術的推進,對游戲板塊的估值多少也有好處,大家都有這樣的預期。”某券商研究員表示。
而從傳媒板塊整體來看,他表示,邏輯上是利好整體的,存在一定的催化作用。但若論及價值重估,他認為還需監管政策的持續放松和支持、技術的總體提升,更重要的是公司基本面的改善。“傳媒板塊估值會有一定程度上調,但回到基本面的話,一切都還不好說。”
海通證券則認為,正如4G時代催生了移動游戲和視頻等內容端的大繁榮,隨著5G、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全面落地,傳媒內容端在交互、效果、模式創新等層面將迎來全新變革,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而當前傳媒各板塊基本仍位于底部區間,長期看具備較好的投資價值。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