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在北京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2018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市場集中度繼續提升,年內千億房企數量達到30家,創歷史新高。
3月20日,2019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測評成果發布會在北京舉行。這項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共同主辦的測評工作,已連續開展11年。
2019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榜單前三強仍由恒大、碧桂園、萬科占據。其中,恒大集團再次蟬聯第一。萬科上升1位,排名第二,碧桂園排名第三。融創、保利、中海、龍湖、新城、華潤和富力分列四到十位。其中,新城和華潤是新進十強房企,名次相比去年分別提升了5位和2位。
本次發布的《2019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測評研究報告》指出,2018年,500強房企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總額7.1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2.58%;銷售金額創下9.9萬億新高,同比增長17.1%。500強房企市場份額按面積和金額分別為41.73%和66.01%,分別較上年提升4.17和2.77個百分點。
測評報告顯示,2018年,房地產行業馬太效應依然十分明顯。前百強房企銷售規模增長28.94% ,前50強房企銷售規模占全行業51.95%。千億房企數量增至30家,創歷史新高。恒大、碧桂園、萬科三家龍頭房企全年業績均實現了穩步增長。
貨值集中度方面,51%的土地被排名前十的企業購得。同時,龍頭房企的優勢并不局限于住宅開發,慢慢向長租公寓、物流地產、商業地產、物業服務等領域擴展。尾部企業則要面臨資金鏈斷裂等問題,處境困難被動退出。同時,有部分企業因各種原因主動開始淡出房地產開發行業,謀求轉型。
資料圖:購房人在樓盤看沙盤并咨詢售樓工作人員。中新社發 湯彥俊 攝
根據報告,2018年融資渠道持續收緊,行業增速乏力,整體呈現向追趕成長和滯后發展端偏移的態勢,行業金字塔型的結構越來越明顯,強者恒強更加顯著。
少數實力雄厚的大型房企受益于行業整合,業績得到進一步提升,銷售回款在規模、增量和穩定性上占據絕對優勢,實現穩步增長,優勢進一步擴大。中小型房企依然舉步維艱,成長空間及市場份額進一步被擠壓,500強房企中銷售額小且呈現負增長的企業不在少數。
測評報告指出,回顧2014到2018年的本輪房地產調控周期,可以看到一些不同的特點。
首先,去庫存的政策延長了景氣周期。在一二線城市出現回調的情況下,棚改貨幣化政策和配套的金融寬松,支撐了三四線房地產市場近幾年的繁榮。
其次,政策收緊期相比過往更長一些。從2016年的“930”到2018年底菏澤開始放松,長度跨越27個月。
最后,以往全國政策一刀切,容易形成各線城市同漲共跌的情況出現;目前政策調整為因城施策,甚至一城一策,各線城市之間周期出現對沖。那么從全國范圍觀察,可能造成的結果就是周期振幅變小、波長變大。所以,對房企來說,除了關注全國大環境外,也要兼顧深耕區域的具體情況、所處周期。尤其是在拿地、開發、銷售的節奏把握上,房企比以往需要花更多心思。(完)(記者 邱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