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首家園區智慧餐廳8日在大連軟件園天地園區開門營業。作為首家產業園區智慧結算餐廳,該餐廳創新采用專利“智盤”系統,無需人工結算,可實現“3秒內刷臉買單”,優化園區客戶就餐體驗。
無需人工結算,可實現“3秒內刷臉買單”。 樸峰 攝
“一碗米飯1元;清炒小白菜2元;肉包子2元……”,在智慧餐廳的出口處,記者看到,就餐者把選好餐食的餐盤放置在結算區,餐盤下的芯片即可計算所取餐食價格,上方屏幕立即顯示出應付金額,就餐者可以手機掃碼進行付款,就餐者面前還有一個平板電腦大小的屏幕,也可以在此處刷臉買單,最快3秒即可結賬。
圖為開業首日消費者前來餐廳體驗。 樸峰 攝
不掃碼,也可以結算?據工作人員介紹,智慧餐廳的碗盤全部植入了芯片,芯片可通過出品終端反復寫入菜品信息。餐具放到結算區后,計算機會自動讀寫芯片,并借助現代通信技術,實現快速結算。
東北首家園區智慧餐廳在大連軟件園天地園區。 樸峰 攝
據了解,該園區約17萬平方米,有IBM等近20家高新技術企業,前來用餐的消費者基本都是附近員工。記者采訪期間,有幾位顧客前來就餐,餐廳工作人員隨即上前提供幫助。
一位就餐者告訴記者,由于園區內就餐者比較多,此前在用餐高峰時排隊十幾二十分鐘很常見,但目前該餐廳創新型的智慧結算方式則大大提高了用餐效率,算上排隊時間,不到一分鐘便可以買單吃上飯了。
圖為消費者在餐廳就餐。 樸峰 攝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國內很多地方已經開始推行這種智能結算模式。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除了附近員工排隊時間、提高結算效率,智能結算的“黑科技”還能提供在餐廳的飲食大數據。現在通過“黑科技”能讓這些年輕消費者的大數據了然于心,方便于日后的餐飲服務。
據介紹, 去年9月份,大連軟件園天地園區內一家餐廳突然撤場,欠下供貨商貨款和園區企業員工就餐卡余額,共計300萬元左右。園區內近8000就餐人員退卡無門,30余萬元的卡內余額眼瞅著要“沉底”“沉淀”下30余萬元的卡內余額,涉及7800多張卡。“我們園區位于黃泥川,附近沒有太多地方可以解決一日三餐,這家餐廳一撤,不僅我們錢包受損失,就連找地方吃飯也成了一大難題。”消費者王女士說,這個園區附近目前外賣都很難叫到。
圖為消費者在餐廳就餐。 樸峰 攝
就在大家都對要回卡內余額不抱希望的時候,一家名叫億食百味的園區餐廳在原址接手了餐廳的經營權,同時承諾,在原餐廳辦卡的就餐人員可以拿原卡辦理余額轉卡。餐廳經營方億達物業服務集團副總經理石洋告訴記者,公司去年11月份接手餐廳在原址進行了升級改造,并撥發專門經費,用來補貼此前餐廳撤場帶給園區辦卡者帶來的損失。(完)(記者 楊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