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25日在京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邀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國務院國資委財務監管局局長鄔紅兵、財政部預算司負責人郝磊等介紹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階段性工作進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辛國斌在會上表示,我國將加強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力度,對推動清欠工作不力的加大問責,并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當前,一些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在發展中遇到一些困難。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和大型企業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的行為,對企業的資金周轉、經濟效益帶來了負面影響。辛國斌說:“近3個月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國政府部門、大型國有企業共清償民營企業賬款超過1600億元。其中農民工工資、民生安全工程欠款得到了優先清償。”
辛國斌說,將繼續加強督促指導,加大問責力度,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特別是在長效機制建設方面,從賬款的支付時限、支付責任、處罰措施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同時加強政府工程項目的審核,要完善工程進度款支付的相關規定,防止出現“邊清邊欠”“清完又欠”等現象。
鄔紅兵表示:“經過3個月的緊張工作,對標對表國務院有關要求,中央企業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工作已按時完成階段性目標任務。截至2019年1月末,拖欠農民工工資8.2億元已全部清零;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已清償839億元,清欠進度為75.2%。”
據介紹,國資委在積極組織中央企業開展清欠工作時,深入到電力、建筑等重點行業的基層企業調研摸排,組織全部中央企業對照與民營企業簽訂的合同,排查拖欠賬款的類別,以及農民工工資拖欠情況,夯實清欠基礎。
鄔紅兵說,從摸排情況看,中央企業作為甲方,與民營企業在執行合同近700萬份、金額超10萬億元,共清理出逾期欠款1116億元,占在執行合同金額的1.1%。同時,央企每年發放農民工工資約2500億元,大多數企業能夠按時發放農民工工資,并按規定繳納農民工工資保證金超過180億元。
鄔紅兵表示,央企對于無分歧欠款要多渠道籌措資金,應付盡付、應付快付,力爭在6月底前率先完成清欠;對于有分歧、有糾紛的欠款,要積極溝通解決。與此同時,國資委還將指導中央企業建立清欠長效機制,防止前清后欠。
郝磊表示,經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截至2019年1月份,中央政府部門和財政部監管的中央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已經全部償還完畢,其他欠款也都已經按照要求制定了清欠方案。目前,正積極落實資金,確保按時完成清欠工作。同時,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堅決避免發生新的拖欠。
辛國斌表示,在前一階段工作中,中央企業作出了表率,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他們不講條件、不講代價,首先把對民營企業的欠款清賬。對民營企業拖欠國有企業的賬款,在后續工作中,要以適當的方式研究解決。對于相互交織的一些問題,今后要從機制上完善和解決。尤其在長效機制建設方面,最關鍵是要解決法律缺失問題,希望通過法律來保障相關企業的合法權益,推動解決企業之間的“三角債”。記者李佳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