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F報告認為,僅從流入方向看,中國流入總量超過新興經(jīng)濟體總量一半。2018年和2019年中國跨境資本流入將達5800億美元的歷史峰值,其中證券投資流入分別為2300億和2400億美元。
1月14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fā)布消息稱,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總額度近日已從1500億美元增加至3000億美元,這將很好地滿足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資本市場的需求。
“本地投資者低迷的情緒,通常預示著市場的正向回報將到來。”高盛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如是評價中國A股市場:盡管宏觀和市場基本面尚不確定,但他們相信股票低估值和外資加快流入A股,將讓A股具有吸引力。
不止一家外資機構持有這種判斷。從2018年開始,在劇烈的市場波動中,相比于境內投資者,外資投資者對中國資本市場表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熱情,包括股市和債市。
國際金融協(xié)會(II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發(fā)布報告稱:盡管外部因素加大跨境資本流動不確定性,但中國穩(wěn)健的經(jīng)濟增長和金融市場開放等政策利好仍將支撐跨境資本持續(xù)流入。
目前,MSCI(明晟公司)、富時羅素已宣布將A股正式納入其相關國際股票指數(shù),這將吸引境外央行、主權基金、養(yǎng)老基金、家族基金等大量境外機構投資者,被動或主動配置A股資產(chǎn)。
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jīng)記者:“近期,已有不少境外機構通過托管行或致函、來訪表示有增加QFII額度的需求。”
IIF報告稱,2018年以來,中國是新興經(jīng)濟體中最大的跨境資本凈流入國,人民幣匯率相對穩(wěn)定、外匯儲備足以應對中短期風險。IIF預測,2018年和2019年中國跨境資本流入將達到5800億美元的歷史峰值。
中國資本市場受外資青睞
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jīng)記者表示,外資已經(jīng)“嗅”到了中國資本市場的機會,進一步擴容QFII額度可謂順勢而為,將有助于更多的跨境資金流入中國。
QFII制度從2002年開始實施,是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制度安排,至今仍是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金融市場的主要渠道之一。
2016年至2018年,國家外匯管理局順應市場呼聲和QFII機構的需求,以簡化管理、便利匯兌為核心,適時對QFII外匯管理規(guī)定進行了兩輪改革:按照市場化原則,確定了公開透明的額度分配機制,取消了每月匯出比例和鎖定期,并允許QFII持有的證券資產(chǎn)在境內開展外匯套保等。
回顧2018年,受益于債券通、滬倫通等資本市場開放政策,中國債券納入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shù)等國際主要債券指數(shù),A股加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shù)等政策利好,境外投資者對中國的證券市場表現(xiàn)積極。
A股市場方面,2018年A股整體下挫,但外資入市反而更加積極。根據(jù)數(shù)據(jù),2018年北上資金合計凈流入A股2942.18億元。2019年伊始,通過陸股通流入的資金量盡管不及去年同期,但仍保持了小幅的凈流入。
人民幣債券市場也是如此。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末,境外機構投資者持有中國債券規(guī)模為15069.51億元,較2017年12月末增加了5328億元。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對第一財經(jīng)記者表示,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債券市場開放取得的進展;其次,中美利差在收窄但仍然保持著50個基點左右,相比歐洲等國家長期的零利率,投資者仍然覺得人民幣債券有吸引力;此外,盡管2018年美元強勢,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大幅波動,但相比之下人民幣匯率仍然是波動較小的。
2018年以來,新興經(jīng)濟體貨幣指數(shù)(EMCI)下跌10.9%,土耳其、阿根廷對美元匯率大幅下跌28.4%和50.2%,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累計貶值5.4%,仍是相對穩(wěn)定的貨幣。2018年12月人民幣對美元企穩(wěn),也是當月人民幣債券實現(xiàn)827億元增持的原因之一。
“很多主權類機構和商業(yè)機構對人民幣債券都有配置的需求,這些措施增加了它們持有人民幣債券的信心。”明明認為。
據(jù)IIF統(tǒng)計,2018年前10個月,中國證券投資凈流入1562億美元,中國股票和債券投資凈流入488億美元和1074億美元,分別占新興經(jīng)濟體的320%和73%。
2019年外資看多中國資本市場
展望2019年,新興經(jīng)濟體跨境資本流動仍面臨不確定性。IMF測算,外部因素惡化將導致新興市場2019年資本流入減少400億美元。這樣的背景下,在資本市場,中國跨境資金還能延續(xù)2018年的強勢流入嗎?
法國興業(yè)銀行集團中國區(qū)主管、法國興業(yè)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博納(Pierre-YvesBonnet)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jīng)記者專訪時表示,全球化不可阻擋,外國投資者對中國市場很感興趣,它們將大幅增持中國資產(chǎn)。
“我們最看重的是中國資本市場開放,那些國際大型資產(chǎn)管理機構是不可能忽視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的,大家可以在中國香港投資中概股,但這都取代不了直接投資境內資本市場。”博納表示。
“盡管外部因素加大了跨境資本流動的不確定性,但中國穩(wěn)健的經(jīng)濟增長和金融市場開放等政策利好仍將支撐跨境資本持續(xù)流入。”IIF報告指出。
目前,MSCI、富時羅素已宣布將A股正式納入其相關國際股票指數(shù),這將吸引境外央行、主權基金、養(yǎng)老基金、家族基金等大量境外機構投資者,被動或主動配置A股資產(chǎn)。
高盛在展望2019年時稱,相比港股和ADR(美國存托憑證)中概股,投資者更喜歡A股。原因包括:A股估值和增長率更吸引人;北向通以及資金從房地產(chǎn)轉向股市配置的好消息;積極的政策幫助應對經(jīng)濟波動風險;在全球股市中風險較低等。
“大多數(shù)離岸投資者都認同,宏觀和市場基本面是不確定的,但他們相信A股的低估值和外資的加快流入,讓A股具有吸引力。此外,MSCI中國指數(shù)對美國、歐洲、新興市場分別有32%、13%、5%的折價率。離岸投資者認為,中期來看,中國股市作為其他市場的替代品,會有更好的表現(xiàn),吸引全球資本配置。”高盛報告稱。
德意志銀行稱,自2019年4月人民幣債券納入巴克萊全球綜合債券指數(shù)以及中國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shù)權重加大以后,2019年將有額外的組合投資流入中國。假設這些按指數(shù)配置的投資組合是被動投資,就會帶來1000億美元流入。即使很謹慎地假設2019年的組合流入要比2018年慢一半,整個組合流入也估計能達到2000億美元。
債券市場方面,德銀認為,人民幣納入指數(shù)及宏觀政策將會緩和債券供應風險。受指數(shù)納入和全球儲備基金經(jīng)理的配置影響,2019年人民幣債券資金流入會增長到6000億元~7000億元(2018年是5500億元)。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jīng)濟學家邢自強預測,2019年到2021年債券市場及A股市場擴大開放可以帶來近40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下一階段中國仍將領跑新興經(jīng)濟體跨境資本凈流入。”IIF報告認為,僅從流入方向看,中國流入總量超過新興經(jīng)濟體總量一半。2018年和2019年中國跨境資本流入將達5800億美元的歷史峰值,其中證券投資流入分別為2300億和2400億美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