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人肯定還對QQ的消息提示音非常熟悉,從那一聲“咳咳”的好友上線提示音,到發信息的“滴滴滴滴滴滴”提示音,這些聲音可以說陪伴著一代人的成長。
而這個“嘀嘀嘀嘀嘀嘀”的聲音,騰訊一直想把它注冊為聲音商標。
據中新網報道,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近日終審判決,認定騰訊公司申請的“嘀嘀嘀嘀嘀嘀”聲音商標具有顯著性,準予注冊。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早在今年4月,騰訊起訴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商評委)一案宣判。起訴的原因是騰訊認為自家QQ的提示音“滴滴滴滴滴滴”能作為商標,但商評委并未同意,此次北京高院的終審結果,意味著“滴滴滴滴滴滴”成了中國第一個得到司法確認的“聲音商標”!
上述消息也引發了不少網友的感慨。
商標注冊過程坎坷
雖然看不見摸不著, 因為聲音而記住一款產品,在市場層面早已案例眾多,如微軟windows開機提示音、諾基亞手機提示音等等。注冊商標代表著價值,聲音能不能成為注冊商標,是一個新的議題。
2014年5月1日,修改后的《商標法》開始實施,該法明確可以將聲音商標納入申請范圍。國家工商總局在對外通報時也提到,企業可以申請聲音商標的對象包括企業宣傳片及電影、電視、廣播廣告中的配樂、企業自有歌曲的主要旋律等。但是特別刺耳、帶給人們不良心理感受的聲音,不能注冊成商標。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了解到,2014年5月4日,即在新商標法實施后的第一個工作日,騰訊就向商標局提出將QQ消息提示音“嘀嘀嘀嘀嘀嘀”申請注冊為商標。
2015年8月11日,商標局駁回了這一申請,駁回的主要理由包括:這一商標由簡單、普通的音調或旋律組成,使用在指定使用項目上缺乏顯著性。隨后,騰訊公司向商評委提出復審申請。
2016年4月18日,商評委作出復審決定,駁回騰訊的申請。商評委的駁回理由是,該聲音難以起到區分服務來源的作用。
隨即,騰訊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商標評審委員會撤銷被訴決定,并對此商標申請重新作出決定。
2018年4月27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公開宣判,認為QQ提示音雖然僅由同一聲音元素“嘀”音構成,但整體在聽覺感知上形成比較明快、連續、短促的效果,具有特定的節奏、音效,不屬于聲音整體較為簡單的情形。QQ軟件從1999年開始在互聯網上使用,已經被公眾熟悉并記憶,市場份額較大影響廣泛,聲音有顯著的辨識性。因此判決撤銷商標評審委員會的決定,由商標評審委員會重新作出審查決定。
據中新網10月25日消息,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認定騰訊公司申請的“嘀嘀嘀嘀嘀嘀”聲音商標具有顯著性,準予注冊。
就本案而言,北京高院認為,“嘀嘀嘀 嘀嘀嘀”聲音通過在QQ上的長期持續使用,具備了識別服務來源的作用。一審法院認定該申請商標在與QQ相關的“信息傳送、提供在線論壇、計算機輔助信息和圖像傳送、提供互聯網聊天室、數字文件傳送、在線賀卡傳送、電子郵件”服務上具備了商標注冊所需的顯著特征。對一審法院的這一認定,北京高院予以認可。
據此,北京高院判決駁回商評委的訴訟請求,維持原判,商評委應當依據二審判決,對“嘀嘀嘀嘀嘀嘀”QQ提示音在“信息傳送、提供在線論壇、計算機輔助信息和圖像傳送、提供互聯網聊天室、數字文件傳送、在線賀卡傳送、電子郵件”等服務上的注冊申請予以初步審定。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于2014年5月4日申請“滴滴滴滴滴滴”聲音商標的同時,也提交了“嘟嘟嘟嘟嘟嘟”聲音商標申請,目前商標局官網顯示“嘟嘟嘟嘟嘟嘟”商標注冊流程目前還處于駁回復審中。
申請聲音商標需注意什么?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了解到,商標法第八條規定,任何能夠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商品與他人的商品區別開的標志,包括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顏色組合和聲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組合,均可以作為商標申請注冊。
商標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同時規定:
“以聲音標志申請商標注冊的,應當在申請書中予以聲明,提交符合要求的聲音樣本,對申請注冊的聲音商標進行描述,說明商標的使用方式。對聲音商標進行描述,應當以五線譜或者簡譜對申請用作商標的聲音加以描述并附加文字說明;無法以五線譜或者簡譜描述的,應當以文字加以描述;商標描述與聲音樣本應當一致。”
聲音商標與其他可以作為商標的要素(文字、數字、圖形、顏色等)一樣,聲音商標要求具備能夠將產品或服務的來源進行區分的基本功能,即必須具有顯著性,便于消費者識別。
關于聲音商標的顯著性,根據《商標審查及審理標準》,一般情況下,聲音商標需經長期使用才能取得顯著特征。設定這一限制應該是考慮了消費者認知方面的特殊性。畢竟,對聲音商標這種非傳統商標來說,消費者很難直接將其作為指示商品或服務來源的標志加以識別。只有經過經營者的長期宣傳、使用,消費者才能將某一聲音與經營者之間建立起聯系,繼而使該聲音獲得商標注冊時應有的顯著特征。
因此,企業申請聲音商標,還是要經過長期宣傳、使用,增強顯著性才可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