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27日7點30分,全球第二大指數公司富時羅素宣布正式將中國A股納入富時羅素新興市場指數,分類為“次級新興”。
在宣布入“富”之前,A股對富時指數并不陌生,此前市場上也已經有了富時中國指數系列。這一全面的指數系列覆蓋主要資產類別,包括股票和債券,并涵蓋所有中國股票類別,以配合當地或國際投資組合的需要。其中富時中國A股全指和富時中國A50指數最為大眾所熟知。
目前,市場上有三只基金跟蹤富時相關指數的權益類基金,分別是華潤元大富時中國A50、嘉實富時中國A50ETF及其聯接基金、博時富時中國A股。除了上述3只基金外,還有兩只與富時指數相關的基金已經獲批。
不過,盡管已經有上述多只已經面世和即將面世的富時指數相關基金,但相較而言,國內機構對于布局富時相關指數基金的熱情遠不及布局MSCI相關指數基金的熱情。截至目前市場上已經成立的MSCI指數基金共有16只,此外還有6只正在發行當中。
僅三只產品成立
截至目前,全市場僅有3只與富時相關的基金產品。
第一只產品是華潤元大富時中國A50指數基金,該基金誕生于2014年11月20日,跟蹤標的為富時中國A50指數,是國內首只與富時指數相關的產品。富時中國A50指數包含了中國A股市場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許多國際投資者把這一指數看作是衡量中國市場的精確指標。
截至2018年6月30日,華潤元大富時中國A50的規模為4.9億元,較成立之初的7.15億元有所縮減。不過,該基金成立以來各個階段的業績均表現優秀。
據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截至9月26日,華潤元大富時中國A50近1年、近2年、近3年的業績分別為2.71%、31%、34.13%,同類排名分別為49/805、26/618、59/530。此外,該基金成立以來的凈值增長為62.7%。
在華潤元大富時中國A50之后,嘉實富時中國A50ETF及其聯接基金和博時富時中國A股分別于2017年7月和2017年9月成立,前者同樣跟蹤的是富時中國A50指數,而博時富時中國A股跟蹤的是富時中國A股指數。
不過,上述兩只基金規模均較小。其中,嘉實富時中國A50ETF及其聯接基金成立初的規模分別為4.02億元和3.35億元,至2018年6月末縮水至0.78億元和0.44億元;而博時富時中國A股則由成立初2.03億元縮水至2018年6月末的0.04億元。此外,由于成立后不久即遭遇今年的市場大跌,博時富時中國A股成立至今凈值虧損了20.95%。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該基金已經在公司內部安排下選擇轉型。在證監會日前發布的《證券投資基金募集申請行政許可受理及審核情況公示》中可以查閱到,博時富時中國A股基金已經選擇變更為“MSCI中國A股指數增強型基金”。
布局熱情不及MSCI
從待批產品來看,基金公司確實整體對富時指數相關基金缺乏申報熱情。目前排隊候批的新基金中,無一只為富時指數相關產品。
華南一家大型公募產品部人士向記者表示:“富時指數在國內的知名度還是遠不及MSCI,所以基金公司布局相關產品的熱情度并不高。從相關產品的規模來看,其和MSCI指數基金也有很大差距。這次富時宣布將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其實也是出于要和MSCI競爭,到后期真正開始納入,可能會有更多產品面市。”
不過,在此之前,匯安富時中國A5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和招商富時中國A-H50指數型(LOF)已經分別于2018年9月12日和2018年8月22日獲得審批通過,預計不久即將上市。
其中,富時中國A-H50指數的樣本空間由富時中國A50指數樣本空間及同時有A-H股上市的公司H股組成。該指數包含中國內地規模最大的50家上市公司,對于在A股與港股同時掛牌交易的股票,指數選擇買相對價格更低的,指數成分股主要集中在A股主板大市值的金融、地產、消費和科技四大板塊行業龍頭,匯聚A股與H股的大藍籌公司。
招商基金認為,A股入“富”將對A股帶來積極影響。申報富時中國A-H50指數相關產品,是出于對該指數過往業績優秀、成份股估值與盈利能力在主流寬基指數中具有明顯優勢、富時中國A-H50指數具較高股息率,以及在A股納入富時指數體系之下受益于更多外資資金青睞的考慮。
據Wind數據統計,自2003年7月21日(富時中國A-H50指數基日)起至2018年7月31日,富時AH50價格指數年化收益率8.77%,而富時A50價格指數年化收益為5.84%。相對而言,AH50價格指數具有更明顯的超額收益。
“雖然現在與富時指數相關的產品還很少,但我認為之后應該還是會有更多基金公司上報與富時指數相關的產品,尤其是一些對指數產品比較注重的公司或者是一些大公司,MSCI基金也是陸續增多的。”深圳一位公募人士向記者表示。記者李潔雪深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