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郵輪運輸旅游成為新型休閑消費方式,市場快速發展,自2006年市場起步以來我國郵輪旅客運輸量年均增長40%以上,2017年達到243萬人,拉動了消費及相關產業的發展,成為經濟增長新亮點。郵輪經濟產業鏈長、帶動性強,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新動能、有效拉動內需、促進消費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相較國際成熟郵輪市場,我國郵輪市場發展尚處起步階段,在郵輪設計建造、郵輪港口發展、旅游市場培育、旅客服務、物資供應等方面還有較大差距。
為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動我國郵輪產業鏈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促進我國郵輪經濟升級發展,交通運輸部牽頭,聯合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在深入評估調研、梳理分析的基礎上,聯合制定出臺《意見》,提出了推進政策措施。
《意見》提出,到2035年,我國郵輪市場成為全球最具活力市場之一,郵輪自主設計建造和郵輪船隊發展取得顯著突破,體系完善、效率顯著的郵輪產業鏈基本形成,郵輪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對城市轉型、產業升級、經濟發展和人民消費的支撐力和保障作用顯著增強。同時,也提出了郵輪各相關主要產業發展目標:郵輪旅客年運輸量達到1400萬人次;具備大型郵輪設計建造能力,相關配套裝備制造業全面發展;郵輪供應、物流配送、信息服務等服務功能齊全;本土郵輪船隊具有一定規模;郵輪航線產品豐富,沿海郵輪市場基本形成;郵輪港口布局合理,設施功能完善,銜接順暢,服務水平達到國際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