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波士頓咨詢公司在201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發布了題為《4萬億美元爭奪戰,誰能贏得新興市場數字消費者》的報告。報告指出,到2022年新興市場中受數字化影響的消費額將達到4萬億美元,幾乎是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零售額總和的一半,但新興市場之間千差萬別,這便需要B2C企業實行“差異化”策略,才能把握成功契機。
報告顯示,目前全球新興市場中一半人口都是互聯網用戶,而2010年網民數量還不到總人口的四分之一,發展可謂一日千里。到2022年,新興市場還會新增近9億互聯網用戶;相比之下,發達市場新增網民數量只有8000萬,這意味著未來四年內超過90%的新增網民都來自于新興市場。在互聯網應用方面,中國正領先于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其中20%的零售銷售額來自電商領域。中國電商零售額在總零售額中所占的比重已經超過英國(16%)、美國(13%)、德國和法國(均為11%)。
當一個市場的數字化水平進階后,其消費者行為也會隨之改變。其中最顯著的一個變化就是期待更好的購物體驗。報告顯示,在處于數字化成熟階段的市場中,81%的消費者希望在購物時獲得有趣或美好的體驗。相反,數字化覺醒階段的市場和數字化成形階段的市場中分別只有25%和10%的消費者持相同觀點。
另一個改變是網上購物的支付方式。在相對不發達的數字化市場,貨到付款依舊是主流,在菲律賓、摩洛哥、肯尼亞和尼日利亞的使用率分別為88%、86%、58%和54%。在更為成熟的市場,線上購物基本都是通過數字方式支付,利用在線手機錢包、信用卡或借記卡。94%的中國消費者和超過75%的巴西消費者都在使用數字支付。
波士頓咨詢公司合伙人、大中華區消費者洞察智庫負責人魏杰鴻表示:“新興市場中消費者的喜好不盡相同。線上零售商如果想打入中國市場,就需要創造有趣的消費體驗;如果想進入部分亞洲或非洲國家,就必須做到貨到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