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消費升級,跨境電商行業快速發展。19日,國內知名電商智庫——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發布的《2018年(上)中國跨境電商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4.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高級分析師張周平認為,交易規模高速增長的背后與政策紅利分不開。上半年,國務院再設22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政策持續加持促進行業發展,跨境電商成為外貿新增長點。
報告顯示,在跨境電商進出口結構上,2018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出口占比達77.1%,進口占22.9%,出口電商的升溫將倒逼“中國制造”轉型升級。
張周平分析,由于中國制造業在成本及規模上的優勢,加上資本市場的推動,出口電商能夠幫助中國制造業更便捷地拓展國際化市場,促進“中國制造”借助互聯網的方式實現轉型升級。
在跨境電商交易模式結構上,2018年上半年跨境電商B2B交易占比達84.6%,跨境電商B2C交易占比15.4%。從國家政策及各地方跨境電商政策來看,B2B模式是未來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商業模式。
此外,進口電商呈現向線下實體業務拓展趨勢。如4月20日,天貓國際全國首家跨境線下店在杭州西湖銀泰開業;4月28日,網易考拉首家線下實體店在杭州大廈中央商城內開業。張周平說,此舉表明眾多進口跨境電商企業紛紛看好在線下的發展潛力,以期在新零售時代中占得發展先機。(完)(徐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