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國家層面對雙創的支持重點依舊是中小微企業。
22日的國常會上,決定建立金融機構績效考核與小微信貸投放掛鉤的激勵機制,進一步推進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政策落地見效。
財政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也在8月聯合發文,支持打造特色載體,推動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升級。
而地方創業政策較上月大幅減少,重點則集中偏向于各類高校人才、人才團隊落地創業,對于中小微企業的政策優惠,繼續由大范圍扶持轉向個性化激勵。
地方政策統計
8月各地方政策熱力圖(不完全統計)
8月份創業政策比較多的地區有山東、安徽,據創頭條統計,本次是山東在2018年第三次登上創頭條政策榜單第一名。
而從8月發布的政策來看,山東正致力于新舊動能轉換、打造對外開放高地,青島一馬當先:建立健全新舊動能轉換基金投資項目庫,積極推薦優質項目;建立信息平臺保障引進旅游重大項目工作經費;重磅扶持金融創新,并出臺配套政策吸引金融人才;最高600萬元資金激勵農業科技研發和技術成果轉化。
此外,山東省還通過向全球科學家提供合作創新平臺,落實外籍科研人員“國民待遇”,來吸引更多外籍科技人才。雙創促進夙愿盡顯。
8月關鍵詞——創業扶持
創業扶持相關政策對比(不完全統計)
8月份政策相對往月在數量上大幅減少,但所涵蓋內容更加深入具體,地方對創新創業,尤其人才創業落地扶持力度加大。
寧夏:
對高層次科技人才在寧夏創辦的自主知識產權科技型企業,給予300萬元至1000萬元資金補助,引導金融機構為企業家創新創業提供資金支持。
福建:
省財政廳500萬元專項經費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通過獎勵、貸款貼息、以獎代補等方式對創業項目進行資金扶持。
浙江溫州:
舉辦“智匯溫州”創新創業大賽,在全球范圍內征集人才項目、人才團隊,重點落地項目可享最高600萬元政策支持。
廣西:
發布“桂臺80條”,臺灣人才來桂就業創業可享受高校畢業生就業扶持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政策支持。
浙江東陽市:
出臺“大學生創業創新扶持計劃”,3年內為大學生免費提供辦公場地、網絡接入、創業培訓、政策咨詢等服務,優秀項目經評審可享最高20萬元創業獎勵和最高50萬元免息貸款,并獲基金支持。
上海:
出臺落戶新政策,本科階段為國內高水平大學的應屆畢業生,進滬就業符合條件可申請上海市戶籍,清華北大本科畢業生可直接落戶。
廈門翔安區:
將落地的市雙百人才創業扶持資金從100萬元提高至A類240萬元、B類180萬、C類100萬元。
8月政策評優
1、吸引落戶——最高獎400萬,廣州為引進重點企業又放大招
對于新引進重點企業予以決策層人員獎勵、辦公用房補貼支持。新引進重點企業年度應納稅工資薪金收入50萬元以上的決策層人員,每人獎勵金額最高可達400萬元。
新引進重點企業在本市租賃自用辦公用房,按租金參考價的一定比例給予不超過3年的租金補貼,每家企業每年補貼不超過400萬元。
對引進重大項目的社會中介機構進行獎勵或補助,對為吸引國內外企業來穗投資而組織的推介會、研討會、產業交流會等活動,給予中介機構不超過活動支出30%的補貼,單項活動補貼不超過20萬元,單個中介機構每年累計不超過100萬元。
2、服務人才——河南:出臺58項降成本舉措
從制度、財稅、金融、社保、流通、能源等6大方面,為企業降成本,預計今年能夠給企業降低成本約450億元。
根據企業融資費用,給予最高不超過60%、年度最高不超過80萬元的補貼;降低制造業增值稅稅負;工業和商業企業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由年銷售額50萬元和80萬元統一上調至500萬元;2018年7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對掛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享受當年一次性稅前扣除優惠的企業新購進研發儀器、設備的單位價值上限從10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
3、服務企業——合肥高新區:加大集成電路產業驅動,打造中國IC之都
合肥高新區發布集成電路產業政策及市場主體三年倍增計劃,放寬市場準入門檻、優化企業經營環境、推進市場主體轉型升級、加強服務保障力度;從企業落戶、研發、人才培養及引進、高成長激勵、金融方面、招商等七個方面給予補貼和獎勵支持,促進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單個企業落戶補貼最高達2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