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14日在香港演講時表示,內地經濟增長在6.7%至6.9%區間內持續12個季度,預計2018年全年GDP增長可保持在約6.7%,保持L型中速穩定增長。
資料圖:319國道江西泰和贛江大橋左幅順利合龍,為實現今年國慶節通車目標創造了有利條件。鄧和平 攝
當日,香港總商會舉行“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展望中國經濟發展趨勢”專題演講。鄂志寰指出,內地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結構持續優化,農業、制造業及服務業三大產業中,服務業占整體經濟規模比重已超過50%,經濟結構轉向以服務業為主,對改善就業有積極作用。
她指出,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達到77%,高過投資對GDP拉動,中國完成由靠外需和投資拉動向以消費為主導的整個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作為內需核心力量,消費具有平穩特點,受外部沖擊較少,隨著經濟發展會逐步升級,有助經濟持續健康增長。
此外,鄂志寰又指,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外貿表現明顯復蘇,2018年首8個月進出口增長分別達到20%和12%,表現強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增長2%,通脹維持在溫和水平;生產者物價指數上升4%,保持在平穩區間。
針對未來內地經濟發展,鄂志寰表示,人民銀行在8月推出三輪逆周期措施,預計有關部門將繼續推進金融對外開放措施,因應去杠桿力度調整貨幣政策,而財政政策也會更加積極,但需與貨幣政策進一步協調配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她又指,中國是全球化發展的受益者,但未來需探索前進道路。若世界貿易發展形勢出現變化,香港可重新考慮自身可發揮的角色和地位。(完)(記者 阮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