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促進天然氣協調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要求,加快天然氣產能和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加大國內勘探開發力度,全面實行區塊競爭性出讓,抓緊出臺油氣管網體制改革方案,力爭到2020年底前國內天然氣產量達到2000億立方米以上。
事實上,政策推動天然氣產業快速發展,我國天然氣消費需求穩步提升。根據發改委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達237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3%。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天然氣產量1480.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2%;天然氣進口量946.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6.9%。進口天然氣中,大部分為液化天然氣。湯森Eikon的航運數據則顯示,2017年中國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僅次于日本,位居全球第二。
進入2018年,對天然氣的需求進一步上升。根據發改委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我國天然氣產量77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9%;進口量584億立方米,同比增39.3%;表觀消費量1348億立方米,同比增17.5%。
對此,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意見提出的國產氣量增速與增長絕對值逐年爬坡,目標中性偏高,完成尚需努力,以三大油為主的上游央企持續強化資本開支,將是完成目標的不二道路。煤層氣、頁巖氣礦權面向有技術的社會資本公開流轉,也將是盤活國產氣增量盤子的重要舉措。在此背景下,我國天然氣開發、尤其是非常規天然氣開發或進入黃金期,將拉動國內相關設備與服務的市場需求,設備采購及服務有望受益,值得關注。
在上述兩大利好提振下,昨日,天然氣板塊盤中集體爆發,漲幅達到2.94%,位居所有板塊漲幅榜首位,逾九成個股實現上漲。其中,長春燃氣、貴州燃氣兩只個股強勢漲停,新疆浩源(7.33%)、勝利股份(6.43%)、國新能源(6.22%)、安彩高科(6.03%)、重慶燃氣(5.79%)、厚普股份(5.69%)、恒泰艾普(5.65%)、深冷股份(5.50%)、皖天然氣(5.34%)、深圳燃氣(5.11%)和佛燃股份(5.00%)等個股漲幅均達到5%及以上,盡顯強勢。
資金大量涌入成為當前板塊強勢崛起的重要支撐,昨日板塊內共有34只概念股實現大單資金凈流入,合計大單資金凈流入達37159.34萬元。其中,中國石油(10201.84萬元)、貴州燃氣(8576.04萬元)、長春燃氣(4496.98萬元)、恒泰艾普(1863.12萬元)、中曼石油(1156.12萬元)、厚普股份(1028.40萬元)等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居前,均超1000萬元。
對于板塊的后市機會方面,中信建投證券表示,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快速走高,加大上游投入勢在必行。需求端:預計2020年全國(不含港、澳、臺)天然氣消費量將達3800億立方米,2018年至2020年天然氣消費復合增速16.7%左右,增速有望進一步走高。供給端:即使2020年國產氣產量達到2000億立方米,2018年至2020年國產氣產量年復合增速保持11%左右,占當年所預測的3800億立方米消費量的52.6%,對外依存度進一步提高,天然氣自主供給壓力較大,需持續加大對上游天然氣勘探開發。除加大國產氣勘探開采力度外,進口天然氣也是保障供應的重要措施,主要是進口管道天然氣和進口液化天然氣(LNG)。建議關注主要受益標的:杰瑞股份(壓裂車等鉆完井設備)、石化機械(壓裂車、儲氣庫用壓縮機)、海油工程(海洋油氣開采、LNG接收站)。